2084 刺刀見紅(1 / 2)

2009年一月七日,周三,“X因素”第一季在NBC電視台揭開序幕;2009年一月十三日,周二,“美國偶像”第八季在福克斯電視台拉開大幕。這也成為了2009年電視機前觀眾最期待的一次對決。

從這個時間安排上,就可以看出許多玄機了。一般來說,“美國偶像”就是占據了周二和周三的檔期,在直播階段,周二是表演集,周三是結果集,按照收視率的表現來看,周二的收視率和收視人數都是遠遠高於周三的。

所以,“X因素”將自己的檔期選擇在了周三和周四,在直播階段,周三是表演集,周四是結果集,在周三就變成了“X因素”的表演集去正麵對撞“美國偶像”的結果集,這樣一來,按照正常的推斷,NBC顯然會占據些許上風,這對於一檔全新的選秀節目來說,要撼動“美國偶像”這個巨鱷,顯然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而“美國偶像”麵對來勢洶洶的“X因素”,之所以沒有調整檔期,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觀眾已經習慣了周二周三的播出時段,輕易改動檔期帶來的結果恐怕是毀滅性的。除此之外,福克斯電視台對“美國偶像”過去七季來累積的自信也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X因素”選擇了比“美國偶像”提早一周開始進行播放,也是希望利用第一周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兩集連續播放,吸引一部分對於新型選秀節目好奇的觀眾,從而為之後的硬戰奠定更多的基礎。

事實上,福克斯電視台針對這一點,是有做出調整的,在此之前,“美國偶像”原定於一月二十日進行播放,但這樣一來,NBC的“X因素”就會贏得更多喘息的機會,這對“美國偶像”可不是一個好消息。所以,福克斯電視台幹脆就提前了一周進行播放,一方麵壓縮了“X因素”喘息的空間,另一方麵也是給自己觀察對手的機會,好對將來的播放做出更多的調整。

簡單一個播出時間和播出時段問題,就可以看出,2009年的真人秀大戰吸引了無數人的矚目。

而回歸到選秀本身上,由於這是一個全民參加的選秀活動,所以真正能夠由電視台控製的,就是評委和製作人的部分。NBC電視台和福克斯電視台對評委的競爭早在2008年的六月份就已經打響前哨戰了,持續了大半年之後,終於在海選開始時塵埃落定。

“美國偶像”的製作人依舊由奈吉爾-萊格斯擔任,評委方麵則隻有蘭迪-傑克遜留守,詞曲創作人兼製作人凱拉-迪奧嘉蒂、主持人兼演員艾倫-德傑尼勒斯、經紀人兼製作人西蒙-福勒加入了“美國偶像”的大家庭。

不得不說,“美國偶像”在損失了西蒙-考威爾和寶拉-阿巴杜之後,評委陣容可謂是損失慘重,而西蒙-福勒的加入卻又彰顯了節目組強大的野心。西蒙-福勒在前後幾次在埃文-貝爾的手中吃癟之後,依舊沒有放棄對選秀節目這塊大蛋糕的企圖。這也是和上一輩子最大的不同之處,西蒙-福勒在錯失了選秀節目版權之後,卻依舊一別樣的方式成為了“美國偶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凱拉-迪奧嘉蒂則是對評委組專業權威性最大的補充,艾倫-德傑尼勒斯則是對節目現場氣氛活躍的最大調劑。

重新整合之後的“美國偶像”評委席,還是十分有話題性的。

“X因素”則整合了西蒙-考威爾和馬克-博內特兩位製作人,馬克-博內特可不僅僅是NBC內部的十一工作室聯絡人那麼簡單,他是NBC電視台內部最著名的製作人之一,他手中的作品包括了“幸存者”、“學徒”、“你比五年級小學生聰明嗎?”等佳作。

至於評委方麵,“X因素”在西蒙-考威爾的運作之下,從2008年的六月份開始就爆料不斷,其中還經曆了謝麗爾-科爾簽約加入評委組隨後又退出的勁爆新聞,謝麗爾-科爾是英國版“X因素”的固定評委之一,在國際方麵也是新聞不斷,這一次西蒙-考威爾本來是希望借助謝麗爾-科爾的人氣拉動收視率,可惜最終未能成行。

最終“X因素”定下來的評委分別是,寶拉-阿巴杜,這位在“美國偶像”擔任了七年評委的老好人,在美國選秀節目收視群體之中可是擁有高人一等的人氣;安東尼-L.A-瑞德,他是環球旗下Def. Jam唱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這家嘻哈廠牌擁有瑪麗亞-凱莉、蕾哈娜、Jay-Z、坎耶-維斯特等大牌巨星;還有女子組合小野貓人氣最高的成員妮可-舒可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