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位嚴肅的藝術家要成為這樣勳章的獲得者呢?為什麼藝術家弗洛伊德要和銀行家、警.察局長站在一起討論利益的歸屬呢?
法國擁有曆史悠久、享譽世界的榮譽軍團勳章,頒發給在文化上有傑出貢獻的人士,比如作家、電影製作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的勳章代表了一個由皇室主持的權貴俱樂部,沒有什麼特別的光環可以授予創新人才的,英國的勳章一點都沒有真正的針對性。
將藝術文化人才與其他領域的收勳章放在一個平台上,然後共同為維護英國皇室的榮譽構成出力,這顯然是很難有共同語言的。這也是埃文-貝爾認為將會有束縛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英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到八十年代,庸俗市儈顯然已經成為英國中上層階級生活的一部分,曾經有流傳過這樣一個笑話,某位銀行家——非英國國籍——在皇室資金捉襟見肘的時刻,讚助了一大筆錢之後,被授予了司令勳章。當然,這不是在諷刺說那位銀行家行賄什麼的,但卻暗示了勳章已經不再是榮譽的代表,更多是金錢利益的一種等價交換。說難聽一點,就是用錢買上流社會的敲門磚。
所以,這樣的一塊勳章,對於藝術家而言,沒有任何吸引力。也許他們願意加入法國授予特別的榮譽軍團——那裏都是真正純粹的藝術家們,但他們對於市長、報業老板一起授勳根本就不感興趣。
從某種深層含義上來看,這些藝術家未必是持有不同政治意見的人,他們拒絕的不是女王,而是英國市儈生活風氣的本身。如果英國勳章製度再不做更改,那麼拒絕的人隻會越來越多,真正有價值贏得勳章的人,反而會置身事外。
當然,埃文-貝爾對於金錢、利益什麼的一點都不排斥,他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商人,現在依舊暗潮湧動的美國歌唱選秀節目市場,就是埃文-貝爾和泰迪-貝爾、伊登-哈德遜一起策劃的結果。
但是埃文-貝爾對於英國皇室授予的勳章確實沒有興趣,人人都可以用錢買到的榮譽,又有什麼接受的必要呢?而且接受之後還要受到不少的束縛,這對於埃文-貝爾來說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事實。
其實說來英國皇室也十分難做,埃文-貝爾這個刺頭個性桀驁不馴早有無數人領教到了,埃文-貝爾的拒絕也是可以預計到的事,但他們又真心希望埃文-貝爾能夠接受勳章,這對於整個英國在國際娛樂文化方麵的聲譽都是有好處的。所以頗有些進退兩難的態勢。不過現在埃文-貝爾果斷地拒絕了,倒也讓英國皇室鬆了一口氣,誰知道埃文-貝爾覲見伊莉莎白二世的時候,會不會語出驚人。
伊登-哈德遜嘴角不動聲色地往右邊勾了勾,“我到覺得你應該接受。拿到勳章之後,然後對著媒體說,我用兩千萬英鎊買下來的。”
埃文-貝爾頓時就拍掌大笑起來,“好主意,好主意。你說我這樣做了,英國會不會幹脆把我扔到牢裏去啊?”
伊登-哈德遜倒是很淡定,“你到美國來避難就好了,像羅曼-波蘭斯基那樣拖延個幾年,不就沒事了。”
泰迪-貝爾坐在旁邊看著這兩個活寶,突然冒出了一句話,“兩千萬英鎊?我買一輛車也比買一個勳章好,至少買輛車還能開一下,勳章拿來幹什麼?當啤酒起子?”
這話說出來之後,埃文-貝爾和伊登-哈德遜麵麵相覷,然後就看到這兩個人互相對對方說到,“都是你害的。”顯然他們在互相指責對方把泰迪-貝爾帶壞了,泰迪-貝爾憨厚的形象在此時完全變成了超級大腹黑。
泰迪-貝爾在旁邊一個人樂得不行,覺得自己剛才的想法真的是太棒了。就連手機響了起來,泰迪-貝爾也是滿麵笑容地把手機從褲子口袋裏拿了出來,看了看來電顯示,他站了起來,走到陽台邊上,接起了電話,“嘿,傑瑞。”話語裏依舊洋溢著笑容。
來電的是傑瑞-布魯克海默。
電話掛了之後,泰迪-貝爾打算了依舊正在鬥嘴的埃文-貝爾和伊登-哈德遜,“傑瑞-布魯克海默預約了要見你,還有羅伯特-伊格爾。”
埃文-貝爾挑了挑眉,笑著說到,“難道迪士尼要變天了?”羅伯特-伊格爾居然主動找上門,看來情況似乎的確是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