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7 封殺口令(2 / 2)

當初奧斯卡與埃文-貝爾關係惡劣,但是學院的成員本身就包括了演員、製作人、導演、編劇等多個工會,但又不同於這些工會,其中錯綜複雜的連帶關係沒有那麼簡單,一個奧斯卡,幾乎聯係著整個美國娛樂圈的方方麵麵。埃文-貝爾在各個工會裏都擁有不俗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埃文-貝爾的作品屢屢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奧斯卡對其的肯定同時也是對學院權威的一種維護。所以,弗蘭克-皮爾森領導之下的學院雖然與埃文-貝爾的關係說不上友善,但至少沒有完全交惡。

但是戛納電影節不同於奧斯卡,在這個全球影片雲集的盛會之上,戛納的選擇本就比奧斯卡多了許多,而且需要照顧到世界各個國家的臉麵,美國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而埃文-貝爾更是美國電影這一部分中十分微小的一部分。在戛納電影節這樣全球矚目的盛會之上,競爭之激烈絕對不會遜於奧斯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缺少一個埃文-貝爾,算不上什麼稀奇的事。更何況,戛納電影節本身就是以商業為重,冷門層出不窮,在群星雲集的威力之下,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吉爾-雅各布!

去年,戛納就義正言辭地拒絕了“斷背山”,即使隨後“斷背山”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巨浪,不僅征服了奧斯卡這座珠穆朗瑪峰,在法國本土的票房也取得了傲人的數字,但是依舊沒有人指責戛納拒絕“斷背山”這件事——除了威尼斯,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吉爾-雅各布無需告知任何人,他自己內心就下了決定,從今往後,埃文-貝爾就正式告別了戛納電影節,他的任何作品——無論是導演、主演,還是編劇、客串——都將不會出現在戛納的土地上了,吉爾-雅各布會實現全麵的封殺,他要讓埃文-貝爾這個年輕人真正地嚐到被冷遇的滋味,也要讓這個年輕人知道,在戛納,得罪他這個國王,是沒有好下場的。

“埃文-貝爾受邀出任第六十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事件,沸沸揚揚地熱鬧了一周時間,隨後就逐漸消失了。在這之後,每次提到明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時,人們總是會特別留心一下,看看埃文-貝爾拒絕了這個位置之後,到底是誰進入了吉爾-雅各布的名單,雖然沒有達到吉爾-雅各布預期的長期話題效果,但還是證明了埃文-貝爾無與倫比的話題性。不過,也僅此而已,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新聞傳出來了。

沒有人知道,這次事件的真正影響波長是如此之長,吉爾-雅各布對埃文-貝爾的完全封殺令,沒有人能夠猜測到,至少在短期之內是沒有人會知道的。

不過,戛納的封殺令對於埃文-貝爾究竟有沒有影響,影響又將有多大,這是吉爾-雅各布也無法預料到的結果,因為他沒有辦法預測未來。但是就埃文-貝爾自己而言,即使他知道了,他也會一笑而過。戛納電影節之上,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而在他埃文-貝爾的人生裏,也沒有一個電影節是不可或缺的。道理就是如此簡單。既然吉爾-雅各布不希望他再到戛納去,他埃文-貝爾也沒有什麼損失,不去就是了,不過是一個戛納而已。

“不過是一個戛納而已”,這就是埃文-貝爾的回答。

當然,目前這件事隻是在吉爾-雅各布的內心裏下了決定,沒有任何人知道,埃文-貝爾更是不會知道。埃文-貝爾知道的是,以吉爾-雅各布那天的傲然和強勢,被自己耍了一次,肯定不會就此罷休的,不過對吉爾-雅各布的報複,埃文-貝爾並不在意,也不會在意。埃文-貝爾目前唯一在意的是,巴黎站的演唱會是否能夠順利進行,演出效果是否達到預期。

六月二日和三日,埃文-貝爾在巴黎的演唱會取得了空前的火爆反應,借著“香水”在戛納電影節上的火熱,法蘭西觀眾用他們骨子裏的浪漫和熱情向埃文-貝爾展示了這座有著悠久曆史城市的瘋狂。

結束了兩場演唱會的演出之後,埃文-貝爾並沒有急著前往下一站演出地阿姆斯特丹,而是留在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