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間,瑞莎-羅茜的眼眶第二次濕潤了,她可以感覺到左手邊的女孩已經在擦拭眼淚了。看到這裏,大家都猜出來了,遺忘一切的老婆婆就是艾莉,而那個鍥而不舍為老婆婆念故事的就是諾亞。隻是,到底發生了什麼,諾亞和艾莉之後的故事又到底怎麼樣了?所有人的心都開始在劇烈跳動著,為艾莉,為諾亞,為他們這段真實而可信的愛情。
第二天,諾亞和艾莉一起在屋子前麵的湖泊泛舟,這也許是整部電影最浪美最美好的畫麵了。碧綠的湖水,蔥鬱的樹林,雪白的鵝群,金色的陽光,每一個畫麵都宛若一幅畫,美好得不真實,卻又真實的好像你我記憶中的畫麵,那種靜謐的浪漫,在畫麵中順著湖泊流動,讓人怦然心動。
大雨襲來,起初還想用布擋雨的艾莉,最後也如同諾亞一樣放棄了,兩個人在湖裏放聲大笑,宣泄著過去七年裏來心中所有的澎湃。匆忙上岸之後,也許是剛才的美好實在太過讓人留戀,艾莉終於爆發了,她在暴雨中質問諾亞“為什麼你不給我寫信”,諾亞告訴她,“我給你寫了三百六十五封信。過去沒有結束,現在也沒有。”然後諾亞抱著艾莉瘋狂的親吻,就好像他們初戀的那個時候。
狂風暴雨中的熱吻,讓兩個人埋藏在心底的愛情火焰完全爆發了出來,接下來的一切都發生的都那麼自然,兩個人翻雲覆雨,似乎是為了彌補年輕時候的缺憾一般,抵死纏綿。
如今很多電影已經將這種場麵模式化,不論什麼題材什麼類型的電影總是要出現幾場果露的戲份,甚至是男女纏綿的戲份,似乎沒有這些鏡頭作為噱頭,電影的票房就堪憂了。可是,更多的時候,觀眾都糊塗了:這部電影真的需要這些鏡頭嗎?很多時候都是莫名其妙就已經翻滾起來了,弄得觀眾都莫名其妙,“咦?怎麼就……”
但是瑞莎-羅茜觀看“戀戀筆記本”時就沒有這種“穿越”的感覺,一切都是如此自然,甚至水到渠成,達到了一種讓人自然感歎“是時候了”的順理成章、毫不矯揉造作的境界。而且,這還是一種感動一種美好。當諾亞和艾莉這兩個時隔七年才相見的“陌生人”,終於在瓢潑大雨中釋放了所有的枷鎖,敞開心懷,在又一次小小的爭執後終於緊緊相擁,這種情況下的幹柴烈火遠勝於任何語言的表達。這才是一種境界,隻有一位好導演才能把握的製作一部出色電影的境界。
艾莉的母親再次找上門來,她看到了重新煥發生命的艾莉,帶著女兒來到了一個工地,指著一個肥碩的老男人說,“看得出來嗎?二十五年前,他就是我的一切,我們瘋狂地相愛著。”最後,母親將當初諾亞寫個艾莉的三百六十五封信交給了女兒,說,“你自己來做這個選擇吧。”
這一次,艾莉決定離開。兩個人似乎又回到了七年前,愛情和現實、麵包和牛奶的選擇。
諾亞沒有想無數電影中一樣高喊著愛情可以戰勝一切,他知道自己給不起艾莉一個美好的未來,他直接就說出了問題的本質:錢。
在現實的挑戰麵前,諾亞瘋狂地攔住艾莉,說,“我知道生活不會那麼容易,但我知道我想要你。但是,你想要什麼(What. Do. You. Want)?對於愛情來說,其他人想要什麼不重要,關鍵是:你想要什麼!”
年輕的諾亞,用雙手死命按住自己的胸口,對艾莉說,“你走吧,反正我已經失去你一次了,不在乎再失去一次。”聲音顫抖,眼神絕望,身體癱倒在車門上。所有人都清晰地感覺到的是他心口不一。蒼白,心痛,悲傷,無助湧上心頭,將要窒息。
他分明想說的是:艾莉,正是因為失去過一次你,我才了解到,倘若再次失去你,我將無法呼吸,將沒有勇氣再生活下去。愛情沒有對不對得起、值不值得;隻有愛不愛,願不願意。而我,我想過,我唯一想要的,就是你。那麼你呢?你想要的是什麼?
對於諾亞那一聲又一聲的“你想要的是什麼?”艾莉退縮了,她膽怯了,她慌亂了,她六神無主。她選擇了離開。
此時此刻,瑞莎-羅茜第一次如此痛恨埃文-貝爾的“真實、平凡、生活”,她對於希望這隻是一部電影,諾亞和艾莉可以幸福得生活在一起。因為生活中已經有太多現實和苦痛了,她多麼希望諾亞和艾莉的故事可以讓她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重新相信愛情。
瑞莎-羅茜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胸口,眼淚凝於睫間,那種心痛宛若刀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