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察和醫生的護衛之下,麥肯-瑞夫坐上了囚車,前往精神病院進行治療。此時,麥肯-瑞夫似乎也陷入了混亂之中,一邊是帕麗斯人格在說“提姆西,不要……”一邊是提姆西那凶狠的表情。
擔心之下,醫生打開了隔離的鐵柵欄,詢問到,“麥肯,你沒事吧?”
這是,麥肯突然惡狠狠地開口了,“妓女沒有……”後半句話是提姆西說的,“第二次機會!”
然後,提姆西就朝帕麗斯揮下了鐵鍬,麥肯則用手中的鐵鏈鎖住了醫生的喉嚨。警車在一陣混亂之中,蜿蜒蛇形,最後停在了路邊。
電影開口的那首詩再次出現,“當我走上樓梯,我看到一個不在那兒的人,今天他又不在那裏,我希望他會永遠消失。”
電影結束了。
葛瑞-列儂腦海之中刹那間閃過無數信息,真正的邪惡人格是小孩提姆西,這就是麥肯-瑞夫小時候遭受虐待時分裂出的第一個人格;那麼,四年前在汽車旅館裏殺死六人的,是提姆西呢,還是羅德斯?醫生一直分析麥肯-瑞夫是十個人格,看來他錯了,麥肯-瑞夫真正應該有十一個人格,提姆西才是隱藏最深的邪惡人格。
當所有觀眾都以為羅德斯是凶手時,包括艾德也如此認為,可沒有想到,導演居然又帶給大家一個巨大的驚喜,將整部電影最詭異最可怕最意外的部分,最後時刻揭曉了出來。可是,那首詩,前後出現了三次的那首詩,又有什麼深意呢?
葛瑞-列儂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更多的思考時間了,他的腦海裏被無數個想法和猜測塞滿了,他甚至理不清一個思路。但是此時,耳邊的掌聲卻是已經響起來了。葛瑞-列儂隻是按照本能,也站立了起來,開始拍手鼓掌。但掌心和掌心接觸到一起,那種相互碰撞產生響聲,無數皮下細胞相撞之後死亡又再生時所帶來的痛感,才讓葛瑞-列儂醒悟了過來。
電影已經結束了,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十分十分精彩的電影。十一位演員,將整部電影填充地滿滿當當,沒有太多思考和遲疑的時間。幾乎每一個畫麵每一個細節都是有故事的,沒有任何一個鏡頭是無用功的。最重要的是,導演將驚悚恐懼的氣氛掌握得很好,沒有刻意也沒有造作。而故事情節的推進,懸念的解答和製造,也讓人欲罷不能。這的確是一部出色的電影。
但同時,葛瑞-列儂也不得不停下思緒思考一下,因為他發現,這部電影還有太多太多的細節他沒有弄懂。不要說開頭那龐大的信息了,包括十一個人格在麥肯-瑞夫腦海之中產生碰撞的部分,就還有很多細節遺漏了——即使他看得很仔細,現在回想起來,依舊覺得太粗心了。更不要說,這十一個人格究竟代表了麥肯-瑞夫的什麼情感,如果深入挖掘,想必才能真正理解這部電影的精髓吧。
葛瑞-列儂忽然發現,先是“死亡幻覺”,然後是“改編劇本”,現在是“致命身份”,埃文-貝爾總是很鍾意劇情高深而複雜,需要讓人靜下心反複觀賞,仔細賞析,才能理解的電影。簡單言之,就是費腦筋的高智商電影。如果不願意去深入追究,那麼這部電影在觀眾看來也許就是一部超級大爛片,可相反,隻要願意去鑽研,電影的魅力絕對會讓人著迷。
就算是“白夜追凶”和“狙擊電話亭”,也不是單純的商業電影,其中探討的主題也值得讓人回味。
周圍經久不息的掌聲,讓葛瑞-列儂終於回神了。掌聲已經持續一分多鍾了,但依舊沒有人坐下。畢竟,願意過來參加首映的,都是真心支持埃文-貝爾的觀眾。雖然觀看電影途中,大家各有想法,但當電影結束之後,所有人還是不得不佩服這部電影的精彩。
葛瑞-列儂鼓掌的力道不由又更加大了一些,先是音樂,再是建築設計,現在是電影,埃文-貝爾帶來的驚喜總是讓葛瑞-列儂眼前一亮。他決定一會再看一遍!
不僅是葛瑞-列儂,也不僅是現場觀眾,包括威廉-伍德、艾略特-卡特等人,看完“致命身份”之後,都在腦海之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想法。於是,一部小成本的獨立電影,獲得了超乎想象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