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十萬觀眾(2 / 2)

炙熱的汗水不斷往外揮灑,飄散在空氣中被蒸發成水汽,然後消散在空氣中。一滴又一滴,所有的水汽聚集在一起,在現場彌漫起一片漫無邊際的霧氣,宛若硝煙彌漫。此時就算是地震了,也沒有人會發覺,因為他們本身就在製造振動,就在製造煙霧,就在製造狂歡。

狂歡的氣氛也傳染到了舞台上,艾伯納-阿爾弗雷德臉上綻放著最燦爛的笑容,閉上雙眼,隨著自己的鼓點瘋狂地甩著頭,一頭銀白色的頭發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絢麗的軌跡,汗水在空中肆意飛舞。

迭戈-拉莫斯和安德烈-林德伯格兩個人走到了一起,麵對麵地飆起了吉他,那激昂的旋律通過音響,在空氣中震蕩出一圈一圈的音浪。卡裏斯托-拉莫斯站到了埃文-貝爾的身側,兩個人靠著背,卡裏斯托-拉莫斯撥弄貝斯的手指節奏沉穩有力,但是身體的晃動卻是進入了狂歡時間。而埃文-貝爾拿著話筒的右手,已經泛出熱辣的潮紅色,那雙湛藍色的眼眸已經衝破了睫毛的封鎖,綻放著無與倫比的興奮,加入全場的瘋狂之中。

沒有人在意是否會演奏出錯,體內對音樂熱愛的本能在指揮著大腦。真正出色的現場樂隊,不會因為緊張而容易出錯,反而會因為現場的火熱超常發揮。舞台上這五個聚集在一起不超過一周的年輕人,正是如此,忘情演奏中,練習的最好狀態反而在不斷升溫,帶起現場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當“今晚今晚”表演結束時,所有人都已經無法停止了,依舊在原地盡情地跳著,大腦裏一片空白,隻是憑著本能去捕捉空氣中的節奏,隻是在“你好,冰冷世界”的旋律響起時,再前奏中,所有人都瘋狂地呐喊起來,即使嗓子啞了,喊不出聲,也張大著嘴,盡情地將肺部裏的空氣擠出來,隻希望能夠加入這場獨一無二的盛會之中。

他們必須如此,因為隻有將內心裏的燥熱釋放出來,血液裏無窮無盡的熱量才不會燃燒起來,才不會讓他們爆炸。胸腔裏的堆積的情緒,隨著音樂在釋放,也隨著呐喊在爆發。所有人都在釋放、在爆發。十三萬人的呐喊,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聲中,成為了樂隊的第六人,加入艾伯納-阿爾弗雷德的鼓點聲中,成為最天然、最激昂的節奏音。

這種衝天的炙熱,讓空氣中的氧氣因子開始一個個爆裂,點燃了紐博格林賽道的每一個角落,在肉眼看不到的空氣之中燃起了一片熊熊烈火。即使是一句“冰冷的世界”,在十三萬人的回應聲中,也將世界的所有冰冷都驅散,製造全世界最狂熱的時刻。

“紐博格林,晚上好!”埃文-貝爾嘶吼的嗓音在音樂完畢之後,在賽道上空響了起來。

連續三首歌幾乎將現場所有的氧氣都蒸發幹淨,所有人都感覺到大腦缺氧、快要窒息,不由大口大口呼吸起來。那種融入血液裏的震撼,讓人即使缺氧,也不由大呼過癮,這才叫現場,這才叫搖滾,這才叫音樂。

看著站在舞台上一身簡單黑色T恤、黑色牛仔褲、黑白格紋圓頭布鞋的打扮,滿頭大汗地和全場觀眾打招呼。此時,所有人才醒悟過來,那是埃文-貝爾,自從誹謗事件之後就消失在公眾視線之中,長達五十天銷聲匿跡的埃文-貝爾!

沒有人會否認埃文-貝爾的才華橫溢,沒有人會質疑埃文-貝爾的現場功底,沒有人會懷疑埃文-貝爾的舞台掌控力。現場的搖滾愛好者們,也許他們不是單純埃文-貝爾的歌迷,但他們對於真正的好搖滾樂手都是絕對的臣服,就好像一種圖騰信仰一般,堅定不移。

在看到埃文-貝爾之際,大家還愣神了,可是在領略了埃文-貝爾的現場之後,所有人都回神了。不知道是誰喊出了第一聲,“埃文-貝爾!”接著就連成了一片,“埃文-貝爾!埃文-貝爾!埃文-貝爾!”那種鋪天蓋地的聲勢,彷佛是在歡迎國王歸來一般。

在這一瞬間,埃文-貝爾的胸膛裏有著一團火焰在流竄,這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這群因為熱愛音樂而為他歡呼呐喊的陌生人,是世界上最棒的知音,他們的興奮他們的跳躍他們的火熱他們的瘋狂,都讓這片舞台變得與眾不同。

“埃文-貝爾”的呼喊聲響徹雲霄,十三萬人的回歸舞台,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棒最出色也是最獨一無二的回歸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