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競爭預熱(2 / 2)

十一工作室和19娛樂的合約,也是伊登-哈德遜實習以來,第一個以主要律師身份完成的案子,這也讓他在萊瑟姆-沃特金斯律師事務所的位置有些變化。畢竟,能夠為律師事務所帶來經濟效益的律師,才是事務所需要的。而實習生,要有這種機會十分困難。

簽約完成之後,西蒙-福勒則是立刻趕往了英國,在首屆“流行偶像”即將完結之際,他有很多事要做。

留在紐約的埃文-貝爾,也沒有閑著,被克萊爾-戴斯拉去將“你好,冰冷世界(Hello, Cold. World)”的MV拍攝完成,雖然“瘋狂的世界”的宣傳還沒有結束,但克萊爾-戴斯卻是知道埃文-貝爾的,說不定哪天就忙到沒有時間了,還不如現在就先把MV拍攝完成。

“你好,冰冷世界”已經確定為埃文-貝爾首張專輯的第六張單曲了。一張專輯質量夠出色的話,全部十首歌都單獨製作單曲另外發行的事,雖然不多,但也不少,這也是將專輯利益最大化、拉長宣傳期的簡單辦法。但是,對於一個發行首張專輯的新人來說,居然就有六首歌發行了單曲,足見這張專輯的高人氣和高質量,也可以看出華納唱片的高信心了。

不過華納唱片對埃文-貝爾第六張單曲的發行並不著急,二月底全世界矚目的格萊美頒獎典禮就要開始了,頒獎典禮之後再發行六單,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熱鬧的頒獎季依舊是正在進行時,目前都已經進入了最火熱的時間段,電影界和音樂界最受矚目的頒獎典禮:奧斯卡和格萊美,都即將到來。之前大半個頒獎季都在為這壓軸好戲預熱,媒體、藝人和觀眾們的情緒,無疑都已經進入了頒獎季節奏。

電影電視部分暫時和埃文-貝爾無關,不過音樂領域,縱觀整個頒獎季,在全球矚目的格萊美到來之前,埃文-貝爾和艾麗西亞-凱斯的競爭就已經展開了。

在美國,有三大音樂頒獎典禮,全美音樂獎、美國公告牌音樂獎、格萊美獎。全美音樂獎是由唱片消費者投票決定,美國公告牌音樂獎則是根據公告牌的全年成績進行頒獎,格萊美獎的評判標準則是娛樂產業成員們的投票。可以說,前兩者將重點放在了大眾化上,而第三者則是主打品質。

另外,青少年選擇獎、MTV音樂錄影帶大獎也都是音樂方麵的獎項之一。

早在九月份時,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就已經結束,埃文-貝爾憑借“隻是一個夢”拿下了最佳新人錄影帶和最佳節奏藍調音樂錄影帶兩個獎項。不過當時加入了誌願者隊伍的埃文-貝爾,並未到場領獎。

去年十二月月初舉行的美國公告牌音樂獎上,艾麗西亞-凱斯戰勝了因為拍攝“改編劇本”而缺席的埃文-貝爾,拿下了年度新人的頭銜,還有年度節奏藍調新人的獎杯。

在一月中旬拉開帷幕的第二十九屆全美音樂獎,埃文-貝爾終於露麵了,這也是他和艾麗西亞-凱斯兩位競爭對手第一次在頒獎典禮上同台出現。結果,埃文-貝爾扳回一城,成功拿下最佳流行新人和最佳節奏藍調新人兩個獎杯,艾麗西亞-凱斯則遺憾地空手而歸。

之前漫長的頒獎季上,埃文-貝爾和艾麗西亞-凱斯互有勝負,特別是在同為側重受眾的美國公告牌音樂獎和全美音樂獎上,兩位新人各唱一台好戲,那麼就意味著,競爭還在延續。由專業評委投票選出的格萊美,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最後決戰舞台。雖然距離第四十四屆格萊美頒獎典禮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但埃文-貝爾和艾麗西亞-凱斯的競爭顯然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這讓媒體興奮不已。

事實上,說來別人也許不會相信,埃文-貝爾和艾麗西亞-凱斯兩個人僅僅是點頭之交而已,說過的話一隻手都能數過來。不要說競爭對手了,就連認識都說不上。但媒體可不在乎這些,有對峙就有焦點,就有話題,這才是他們在意的。

為了參加全美音樂獎,埃文-貝爾從紐約飛到了洛杉磯,在諾基亞大劇院拿到了他人生第一個音樂新人獎,從頒獎典禮上帶著兩座三角錐形塔獎杯,埃文-貝爾並沒有急著回紐約,而是找到了依舊留在洛杉磯處理事務的泰迪-貝爾。

之前“改編劇本”結束之後,泰迪-貝爾就開始在忙了,到洛杉磯的事也沒有和埃文-貝爾詳細說,隻知道是十一工作室的事。這回埃文-貝爾人既然都過來洛杉磯了,反正回去也沒有什麼事,就決定過來幫忙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