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海瑟薇就立刻鼓掌起來,他是海瑟薇家的老小,安妮-海瑟薇的弟弟,“對對,就是怪物。夥計,你終於找到一個正確的詞來形容埃文了。”
“好吧,我就是如此完美,居然連當導演都找不出一絲破綻。”顧洛北立刻很配合地甩了甩頭,在那耍帥起來。誇張的表情和動作,立刻引來了托馬斯-海瑟薇的強烈抗議。
雖然今天參加試映會的都是親近之人,凱瑟琳-貝爾和泰迪-貝爾對於顧洛北更是無條件相信和支持,但從大家的反應來看,還是讓顧洛北心中有些底了。導演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這次拍攝一部MV就讓他腦細胞掛了無數,以後可是要慎重點才行。
不過顧洛北也不得不承認,當導演的確很有成就感,那是一種將所有事情掌控在手中的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通過鏡頭,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的確是一件很奇妙的事。而當作品得到觀眾認可時——雖然隻是八名親朋好友,但依舊可以感覺到內心的豐盛。
回家之後,顧洛北就把MV的文件,直接發送給了尚恩-梅耶爾,四月份就發行的單曲“隻是一個夢”,到七月下旬時,終於有MV誕生了。值得一提的是,“海闊天空”在沒有MV的情況下,就勇奪公告牌的冠軍寶座,這也是十二年以來公告牌的第一次,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曆史,也證明了顧洛北以獨立音樂人的身份,初步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尚恩-梅耶爾接到MV之後,第一時間就聯係了各個電視台,當天晚上就在MTV電視台正式公開了“隻是一個夢”的MV。從開始拍攝,到正式公開,前後也就不過一星期而已,絕對是真正意義上的“火熱出爐”。
與此同時,顧洛北在自己的音樂博客上,也在伊登-哈德遜的幫助下,把MV上傳了上去,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在博客尚未興起的此時,顧洛北又是上傳音頻,又是上傳視頻的,把後世再平常不過的網絡宣傳方法拿到了現在,成功地在網絡上帶領起一陣潮流。
“隻是一個夢”公開之後,如同試映會一般,好評如潮,雖然這不是音樂本身,很少樂評人會做專門點評,但報刊雜誌卻不顧及這些,隻要有話題就可以點評。所以,包括“滾石”、“自轉”、“美國周刊”、“公告牌”、“混合器”等十六家媒體在第一時間就對MV進行了點評。
“作為‘隻是一個夢’的創作者,埃文-貝爾以導演的身份,將這首歌的精髓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堪稱佳作!”這是來自“滾石”的一句話評論。
“自轉”則評述說,“令人驚豔的一支MV,無論是技巧還是內容,亦或是歌曲本身。”
而“娛樂周刊”的威廉-伍德更是將顧洛北捧上了天,“貝爾的導演才華在MV裏閃閃發光,絕對是2001年至今的最佳MV作品。”
“別出心裁地使用數碼攝像機進行拍攝,貝爾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穎的導演視角,而且效果十足!”這是“美國周刊”的評論。
最先評論的這十六家媒體最後的綜合評分,達到了驚人的九點七分,顯然對這支MV的讚譽接近滿分。
除去媒體的評論,網絡上對MV也表現出了熱烈追捧的氣勢,十一音樂博客上,僅僅兩天,“隻是一個夢”MV的點擊率就突破了百萬,著實驚人。
MV的火熱,自然帶動了單曲的銷售額,這也是MV作用不可忽視的原因。當天,“隻是一個夢”在iTunes上的銷量狂增到了七萬,這在單曲已經發行了三個月的今天,幾乎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事,而實體單曲也在三天之內賣出了一萬多張,效果驚人。
不動聲響之際,顧洛北又成為了一時話題,也讓眾人對於“海闊天空”和“最後”的MV,還有顧洛北的正式專輯產生了期待,更重要的是,連帶在各個電影節上頗受好評的“死亡幻覺”和陷入封鎖消息的“狙擊電話亭”,都再次成為了觀眾關注的對象。
主要還是因為這次的MV是顧洛北在導演位置上的小試牛刀。雖然成為MV導演算不上什麼大事,但一位能唱能創作能演技的強勢新人,又展現出如此才華,這麼好的天然話題,媒體不炒作的話就是他們腦袋進水了。
就在這時,身為關注焦點的顧洛北出現在了媒體麵前,完全就是送上了門,自然迅速就被媒體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