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永葆朝氣(1 / 3)


二、人民的維度: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服務人民、領導人民、回應人民的政黨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先進中國人的理想追求,決定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必須要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很多革命者或許剛開始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並不深刻,但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點上,他們是堅信不疑的;許多早期領導人或許在革命的方略方法上犯下了錯誤,但在為了人民的事業而隨時做出犧牲這一點上,他們是毫不含糊的。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哪一個或哪幾個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治勢力的最大特色所在,也是她的最大優勢所在。毛澤東說:“有無群眾觀點是我們同國民黨的根本區別,群眾觀點是共產黨員革命的出發點和歸宿。”人民群眾是最講究實惠的,中國共產黨並不是僅僅把服務人民掛在口頭上,而是在自身的活動中予以體現,也就是說,通過自身卓有成效的對人民的領導,達到服務人民的目的,在領導人民中服務人民。而為了實現對人民的卓越領導,她強調要樹立一切向人民負責、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眾學習等觀點,同時,也強調要通過宣傳教育人民群眾、組織動員人民群眾,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權益、促進和提升人民群眾素質等增強服務人民的本領。正是在黨和人民的關係上,我們可以看出,共產黨是領導黨,但她並非傲然以領導者自居,而是時時處處注重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係,時時處處提醒自己要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從而始終保持一種服務人民、感恩人民、敬畏人民的政治立場和姿態。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曆史階段,之所以能夠以大無畏的精神、氣吞山河之勢開展各項領導活動,靠的就是始終與人民群眾在一起的這種自信;而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之所以義無反顧地推行某項舉措,靠的也正是能夠得到老百姓擁護和支持的信心。


三、文化的維度: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傳承、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政黨

如果簡單地以“新文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為例證,進而得出結論認為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抵觸者、破壞者,顯然過於偏頗。實際地看,當文化觀念的束縛成為封建傳統的最後藏身之地的時候,以最徹底革命的姿態登上中國曆史舞台的中國共產黨,不打破傳統文化的“神聖權威”,就不能使人民獲得思想的解放;當文化教育的落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最欠缺的短板的時候,以徹底改造中國社會為己任的中國共產黨,不掃除舊的文化殘餘便不能順利地構建新社會。所以,客觀地看,中國共產黨是在擊碎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性之後,在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以構建科學的、民主的、大眾的先進文化為目標,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弘揚和發展的。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同時要看到,中國共產黨在揚棄的基礎上,以更高的境界傳承、弘揚和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中國共產黨所堅持的共產主義理想,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同社會”的理想,在意旨上是相通的;中國共產黨堅持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民本理念,具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中國共產黨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傳統文化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等,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共產黨所提出和推進的“小康社會”目標,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小康理想,更是形神皆似;等等。再進一步說,中國共產黨的政體設計、治國方略以及決策機製等,更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甚多,比如“大一統”的治國方略,“中央集權、層層授權”的政治設計,體製內民主化的議事規則,等等。如果僅僅從中國共產黨對待傳統的綱常倫理的態度判斷她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態度,顯然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