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閱看書籍頗多,然成誦者太少,亦是一短。嗣後宜將《文選》最愜意者熟讀,以能背誦為斷,如《兩都賦》、《西征賦》、《蕪城賦》及《九辨》、《解嘲》之類皆宜熟讀。選後之文如《與楊遵彥書》徐、《哀江南賦》庚亦宜熟讀。又經世之文如馬貴《與〈文獻通考〉序二十四首》,天文如丹元子之《步天歌》《文獻通考》載之,《五禮通考》載之,地理如顧祖禹之《州域形勢敘》見《方輿紀要》首數卷,低一格者不必讀,高一格者可讀,其排列某州某郡無文氣者亦不必讀。以上所選文七篇三種,爾與紀鴻兒皆當手鈔熟讀,互相背誦,將來父子相見,餘亦課爾等背誦也。

爾擬以四月來皖,餘亦甚望爾來,教爾以文。惟長江風波頗不放心,又恐往返途中拋荒學業,爾稟請爾母及澄叔酌示。如四月起程,則隻帶袁婿及金二甥同來,如八九月起程,則奉母及弟、妹、妻、女合家同來,到皖住數月,孰歸孰留,再行商酌。目下皖北賊犯湖北,皖南賊犯江西,今年上半年必不安靜,下半年或當稍勝。爾若於四月來謁,舟中宜十分穩慎,如八月來,則餘派大船至湘潭迎接可也。

同治二年三月十四日

字諭紀澤:

頃接爾稟及澄叔信,知餘二月初四在蕪湖下所發二信同日到家,季叔與伯姑母葬事皆已辦妥。爾自櫧山歸來,俗務應稍減少。

此間近日軍事最急者,惟石澗埠毛竹丹、劉南雲營盤被圍。自初三至初十,晝夜環攻,水泄不通。次則黃文金大股由建德竄犯景德鎮。餘本檄鮑軍救援景鎮,因石澗埠危急,又令鮑改援北岸。沅叔亦撥七營援救石澗埠。隻要守住十日,兩路援兵皆到,必可解圍。又有撚匪由湖北下竄,安慶必須安排守城事宜。各路交警,應接不暇,幸身體平安,尚可支持。

《聞人賦》圈批發還,爾能抗心希古,大慰餘懷。紀鴻頗好學否?爾說話走路,比往年較遲重否?付去高麗參一斤,備家中不時之需。又付銀十兩,爾托櫧山為我買好茶葉若幹斤。去年寄來之茶,不甚好也。此信送與澄叔一看,不另寄。奏章諭旨一本查收。

同治二年五月十八日

字諭紀鴻:

接爾稟件,知家中五宅平安,子侄讀書有恒,為慰。

爾問今年應否往過科考,爾既作秀才,凡歲考科考,均應前往入場,此朝廷之功令,士子之職業也。惟爾年紀太輕,餘不放心。若鄧師能晉省送考,則爾凡事有所稟承,甚好甚好。若鄧師不赴省,則爾或與易芝生先生同住,或隨睪山、鏡和、子祥諸先生同伴,總須得一老成者照應一切乃為穩妥。爾近日常作試帖詩否?場中細檢一番,無錯平仄,無錯抬頭也。此次未寫信與澄叔,爾為稟告。

同治二年七月十二日

丹閣十叔大人閣下:

爾閱看書籍頗多,然成誦者太少,亦是一短。嗣後宜將《文選》最愜意者熟讀,以能背誦為斷,如《兩都賦》、《西征賦》、《蕪城賦》及《九辨》、《解嘲》之類皆宜熟讀。選後之文如《與楊遵彥書》徐、《哀江南賦》庚亦宜熟讀。又經世之文如馬貴《與〈文獻通考〉序二十四首》,天文如丹元子之《步天歌》《文獻通考》載之,《五禮通考》載之,地理如顧祖禹之《州域形勢敘》見《方輿紀要》首數卷,低一格者不必讀,高一格者可讀,其排列某州某郡無文氣者亦不必讀。以上所選文七篇三種,爾與紀鴻兒皆當手鈔熟讀,互相背誦,將來父子相見,餘亦課爾等背誦也。

爾擬以四月來皖,餘亦甚望爾來,教爾以文。惟長江風波頗不放心,又恐往返途中拋荒學業,爾稟請爾母及澄叔酌示。如四月起程,則隻帶袁婿及金二甥同來,如八九月起程,則奉母及弟、妹、妻、女合家同來,到皖住數月,孰歸孰留,再行商酌。目下皖北賊犯湖北,皖南賊犯江西,今年上半年必不安靜,下半年或當稍勝。爾若於四月來謁,舟中宜十分穩慎,如八月來,則餘派大船至湘潭迎接可也。

同治二年三月十四日

字諭紀澤:

頃接爾稟及澄叔信,知餘二月初四在蕪湖下所發二信同日到家,季叔與伯姑母葬事皆已辦妥。爾自櫧山歸來,俗務應稍減少。

此間近日軍事最急者,惟石澗埠毛竹丹、劉南雲營盤被圍。自初三至初十,晝夜環攻,水泄不通。次則黃文金大股由建德竄犯景德鎮。餘本檄鮑軍救援景鎮,因石澗埠危急,又令鮑改援北岸。沅叔亦撥七營援救石澗埠。隻要守住十日,兩路援兵皆到,必可解圍。又有撚匪由湖北下竄,安慶必須安排守城事宜。各路交警,應接不暇,幸身體平安,尚可支持。

《聞人賦》圈批發還,爾能抗心希古,大慰餘懷。紀鴻頗好學否?爾說話走路,比往年較遲重否?付去高麗參一斤,備家中不時之需。又付銀十兩,爾托櫧山為我買好茶葉若幹斤。去年寄來之茶,不甚好也。此信送與澄叔一看,不另寄。奏章諭旨一本查收。

同治二年五月十八日

字諭紀鴻:

接爾稟件,知家中五宅平安,子侄讀書有恒,為慰。

爾問今年應否往過科考,爾既作秀才,凡歲考科考,均應前往入場,此朝廷之功令,士子之職業也。惟爾年紀太輕,餘不放心。若鄧師能晉省送考,則爾凡事有所稟承,甚好甚好。若鄧師不赴省,則爾或與易芝生先生同住,或隨睪山、鏡和、子祥諸先生同伴,總須得一老成者照應一切乃為穩妥。爾近日常作試帖詩否?場中細檢一番,無錯平仄,無錯抬頭也。此次未寫信與澄叔,爾為稟告。

同治二年七月十二日

丹閣十叔大人閣下:

前奉賜函,敬審福履康愉,闔潭多祜,至為慶慰。

此間軍事,自去秋以至今春危險萬狀。四月以後巢、合、二浦次第克複,奪回九洑洲要隘,江北肅清,大局極有轉機。不料苗逆複叛,占據數城。一波未平,一波複起。而各軍疾疫大作,死亡相屬,幾與去秋相等。餉項奇絀,醫藥無資,茫茫天意不知何日果遂厭亂也?侄身體粗適,牙齒脫落一個,餘亦動搖不固。此外視聽眠食未改。五十以前舊態,自以菲材久竊高位,兢兢慄慄,惟是不貪安逸,不圖豐豫,以是報聖主之厚恩,即以為稍惜祖宗之餘澤。上年恭遇兩次覃恩,已將本身應得封典 封伯祖父重五公暨中和公伯祖母、彭太夫人暨蕭太夫人。茲將誥軸專盛四送回,即求告知任尊叔及芝圃、榮發、厚一、厚四諸弟,敬謹收藏。焚黃告墓之日,子姓悉與於祭,茲各寄二十金,少助祭席之資,又參枝、對聯、書帖等微物,略將鄙忱伏乞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