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王安石在私德方麵究竟有什麼問題,我曾經反複思索,但怎麼也找不出來。似乎除了政敵攻擊他個人衛生不好這一點外,其他便實在沒有什麼值得批評的了。至於說他固執,書中已經寫到,實在是變法所遇到的情況太複雜所致,反過來也可看出他意誌的堅定。因此我敢說,王安石在後世遭受那麼多誣蔑,或者說王安石受到一些政敵的攻擊,都是因為天下大事,沒有一點是因為自己的私利。他的敵人都是公敵而沒有一個是私敵。我忽然想到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評價馬克思說:馬克思因為宣揚共產主義,而遭到資產者、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的惡毒攻擊、誹謗,但“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抹去,隻是在萬分必要時才給予答複。現在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這種評價也適合於王安石。可惜的是王安石並沒有引起“千百萬革命戰友”的尊敬、愛戴和悼念,甚至在身後還在遭受許多人的醜化、諷刺、誹謗、攻擊,令人歎惋。
翻開中國曆史看一看,想一想,有過像王安石所領導的如此深刻的社會變革嗎?又有誰像王安石這樣在最受君主寵愛、事業最隆盛之時堅決辭去一切職務而回家隱居呢?回想荊公一生的經曆,覺得梁啟超評價其為“真正是數千年文明史上少見的完人”,並非是溢美之詞。讀者諸君,您的看法又如何呢?
寫到這裏,我忽然想用一首短短的韻語來結束本書,也算是對王安石的歌頌,姑且就稱作《王安石頌》:
我思古人,安石荊公。舉世淫靡,獨守古風。毅然變法,富國強兵,兩宋最盛,莫過熙寧、元豐。道德高尚,玉潔冰清。一不愛官,摒棄虛榮,六上劄子辭相,事業人氣最隆,二疏不能專美,有異梅福、淵明;二不愛錢,清廉骨鯁,浩然正氣凜凜,羞煞古今蠹蟲;三不愛色,絕無緋聞,妻買美人辭去,不同賈充、玄齡。千古知己,梁氏任公。一言判斷善惡,三代以來完人。唯仁者能好人,聖人所雲。
至於王安石在私德方麵究竟有什麼問題,我曾經反複思索,但怎麼也找不出來。似乎除了政敵攻擊他個人衛生不好這一點外,其他便實在沒有什麼值得批評的了。至於說他固執,書中已經寫到,實在是變法所遇到的情況太複雜所致,反過來也可看出他意誌的堅定。因此我敢說,王安石在後世遭受那麼多誣蔑,或者說王安石受到一些政敵的攻擊,都是因為天下大事,沒有一點是因為自己的私利。他的敵人都是公敵而沒有一個是私敵。我忽然想到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評價馬克思說:馬克思因為宣揚共產主義,而遭到資產者、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的惡毒攻擊、誹謗,但“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抹去,隻是在萬分必要時才給予答複。現在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這種評價也適合於王安石。可惜的是王安石並沒有引起“千百萬革命戰友”的尊敬、愛戴和悼念,甚至在身後還在遭受許多人的醜化、諷刺、誹謗、攻擊,令人歎惋。
翻開中國曆史看一看,想一想,有過像王安石所領導的如此深刻的社會變革嗎?又有誰像王安石這樣在最受君主寵愛、事業最隆盛之時堅決辭去一切職務而回家隱居呢?回想荊公一生的經曆,覺得梁啟超評價其為“真正是數千年文明史上少見的完人”,並非是溢美之詞。讀者諸君,您的看法又如何呢?
寫到這裏,我忽然想用一首短短的韻語來結束本書,也算是對王安石的歌頌,姑且就稱作《王安石頌》:
我思古人,安石荊公。舉世淫靡,獨守古風。毅然變法,富國強兵,兩宋最盛,莫過熙寧、元豐。道德高尚,玉潔冰清。一不愛官,摒棄虛榮,六上劄子辭相,事業人氣最隆,二疏不能專美,有異梅福、淵明;二不愛錢,清廉骨鯁,浩然正氣凜凜,羞煞古今蠹蟲;三不愛色,絕無緋聞,妻買美人辭去,不同賈充、玄齡。千古知己,梁氏任公。一言判斷善惡,三代以來完人。唯仁者能好人,聖人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