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華麗的中國時代(1 / 2)

股市暴跌!

資本外逃!

銀行破產!

投資公司倒閉!

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出口訂單銳減,企業庫存驟增,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很多中小企業麵臨倒閉風險。

麵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沉著應對,運籌帷幄,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果斷地作出了新的決策部署,實施了一係列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使經濟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複蘇的重要引擎。

中國在實現本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對世界經濟回穩貢獻頗多。2009年,中國陸續在歐洲采購超過150億元人民幣的商品,以刺激貿易和投資活動。經濟學家、世界銀行顧問帕尼科·德梅特裏亞德說:“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在應對此次危機中發揮積極作用。”

2011年年初,中國領導人踏上歐洲商購之旅,從葡萄酒、橄欖油到梅賽德斯汽車,中國與德國、西班牙和英國等國簽署了價值200多億英鎊的大單。英國《 衛報 》發表文章驚呼,欠中國時代來臨,下個10年世界將進入欠中國時代。

迄今,世界經濟迎來金融危機後的“七年之癢”,美國、日本經濟依然萎靡不振,歐元區經濟停滯不前,各國爭相以貨幣貶值來挽救泥足深陷的經濟,一場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打響。令人深思的是,貨幣戰爭“以鄰為壑”,損人不利己,結局是兩敗俱傷!世界又一次將目光投向中國,希望中國能扮演救火隊長或是火車頭角色。

因此,2015年中國的兩會格外引人注目,海內外數千名媒體記者雲集北京,關注中國這台“世界經濟的引擎”是否能繼續保持強勁,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能否惠及世界,反腐風暴能否改變中國,反恐態勢能否震懾恐怖主義,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變化與世界各國各地區息息相關。

麵對各種質疑的目光,中國政府擲地有聲地做出回答。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中國是一個言而有信的大國!

中國是一個與鄰為善、和平共處的大國!

中國願意與世界其他國家分享發展機遇、互利共贏!

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亞洲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重要性日益顯現。然而,陳舊落後的基礎設施已嚴重阻礙了亞洲一些國家蓬勃向上的經濟發展,製約和影響了當地民眾對美好富裕生活的向往追求。亞洲國家迫切需要基礎設施投資,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水平,以促進未來經濟發展。

中國順應亞洲大多數國家對基礎設施資金的強烈渴求,順應曆史和時代賦予中國的神聖使命,中國有義務、有擔當地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得到了很多國家的積極響應。

2014年10月24日,亞洲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些國家是:孟加拉、文萊、柬埔寨、印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斯裏蘭卡、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

股市暴跌!

資本外逃!

銀行破產!

投資公司倒閉!

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出口訂單銳減,企業庫存驟增,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很多中小企業麵臨倒閉風險。

麵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沉著應對,運籌帷幄,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果斷地作出了新的決策部署,實施了一係列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使經濟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複蘇的重要引擎。

中國在實現本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對世界經濟回穩貢獻頗多。2009年,中國陸續在歐洲采購超過150億元人民幣的商品,以刺激貿易和投資活動。經濟學家、世界銀行顧問帕尼科·德梅特裏亞德說:“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在應對此次危機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