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單挑(1 / 2)

黃忠遲遲沒有得到前方的斥候傳回來消息,也是略有不安。

雖然他聽說攻占房陵的護國軍隻有幾千人,可是馬寧手下的戰鬥力之強,即使是黃忠這樣比較高傲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高於自己的部下。

所以他不敢輕視敵人,沒有消息傳回,就已經是壞消息了,很可能已經有護國軍在前麵等著自己了,聽說馬寧的軍隊非常擅長埋伏和迂回了。

黃忠命令大軍減緩前進速度,然後派出了更多的部隊向前方搜索探查。

這一次終於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十幾裏外,有一支漢軍的隊伍搶占了大道兩側的小山,正在挖掘壕溝,看樣子是要阻擋荊州軍的前進。

黃忠詢問了一下對方的人數,因為無法靠得太近,所以不能得到準確數字,不過目測估算應該不超過兩萬人。

黃忠想了想,按照護國軍的編製,一般都是以師為編製,一個師有五個團,差不多就是一萬多人。

看來攻占房陵的就是護國軍的一個師,那肯定不會超過一萬五千人了,自己有三倍左右的人數優勢,大家又都是步兵,到最後拚的還是人數優勢。

黃忠對於自己的部下還是很有信心的,荊州軍打江東的孫家軍可都是半斤八兩,那可是孫堅一手調教出來的,而且連弩那玩意對付騎兵確實好用,可是拿來對付步兵就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了。

現在護國軍的連弩已經名揚天下,關東的各路諸侯雖然短時間之內還仿製不出來,但是想辦法來抵消連弩的優勢,還是做得到的。

他們想出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同樣裝備大量的硬弩和重裝步兵以及普及盾牌。

各路諸侯都開始大量的裝備硬弩和盾牌,重裝步兵裝備有大盾,就算是普通步兵和騎兵也都配有小盾牌,而且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開始提高盔甲的防護。

各路諸侯的戰術打法也開始學習護國軍,盡量依靠盾牌來擋住弓弩的遠程攻擊,然後近身肉搏。

當然僅僅依靠盾牌是不夠的,改良盔甲防護也是必須的,早在數百年前就從西域傳入中原的鏈子甲,重新受到了各路諸侯的重視。

從頭防護到腿部的鏈子甲,可以有效的抵禦弓弩的遠程攻擊,重量也比板甲要輕上不少,製作工藝雖說比板甲要複雜繁瑣一些,可是以各地工匠的實力還是可以打造的。

不光是加強防護,改良現有的硬弩也是他們實力可及的的事情,射程和射速都有所提高,完全可以和連弩對射,就是速度慢上一些,當然他們也在努力的仿造連弩,九州大地不乏能工巧匠。

黃忠率領的荊州步兵是整個荊州軍的主力,他們新增添了不少的盾牌和鏈子甲,硬弩也更新裝備了不少。

所以在知道前方有護國軍等待他們之後,荊州軍開始在行進中更換陣型,重裝步兵六千人拿著大盾,換到了隊伍的最前麵。

黃忠對部下的訓練果然頗有成效,最起碼他們在行進中更換陣型,並沒有造成多大的混亂,一切都井然有序。

不過這樣一來,黃忠所部的行軍速度就更慢了,這也給了護國軍更長的準備時間,壕溝可以挖的更寬更深了。

自從嚐到壕溝的甜頭之後,護國軍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加強了挖掘壕溝的日常訓練,甚至給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個小鐵鏟,以便強化挖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