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平定南陽(2 / 2)

“太守大人,這個韓忠,不能降,得殺,殺雞儆猴,不能讓其他叛逆之徒覺得太過容易,此戰過後,南陽的匪事已經不可逆轉,為了日後治理,必須殺一儆百。”蒯越比量了一個斬首的手勢,勸說秦頡。

秦頡點點頭,他也讚同蒯越的主意,他對黃忠說道,“不接受韓忠的投降,殺了他,不留活口,然後將他的人頭高高挑起,迫使其他黃巾賊寇放下武器投降。”

黃忠對於殺不殺韓忠,無所謂的態度,殺了他,就是自己的軍功一件,他更是樂見其成。

黃忠帶人走到跪倒在地的韓忠麵前,“你就是韓忠?”

見到韓忠點頭,黃忠高高揚起手中大刀,“奉太守之命,斬殺叛逆,不接受你的投降,受死吧!”說完,大刀砍下韓忠的腦袋,韓忠猶自睜大雙眼,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黃忠命人用長矛將韓忠的腦袋高高挑起,自己則高聲喊道,“賊酋韓忠已死,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黃巾軍見到自己的主將韓忠被人砍了腦袋,鬥誌全無,許多人跪地投降,也有一些人轉身逃回宛城,因為漢軍之前是真的撤退,所以沒法阻止他們逃回宛城。

將投降的黃巾叛軍驅趕到一旁,解除武裝,派人看管,其他漢軍則在朱儁的親自指揮之下,重新開始攻城。

逃回宛城的黃巾軍仍有兩三萬人,他們推舉了孫夏做為大頭領,不過像黃邵、何儀、何曼、裴元紹等人都已經四散突圍,城中剩下的黃巾軍都是一些殘兵敗將,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了。

等到漢軍再次攻破外城,開始進攻內城之時,城中的黃巾軍再也無法抵擋漢軍凶猛的攻勢,投降的投降,戰死的戰死,剛剛當上大頭領的孫夏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看到手下的士兵在忙碌的打掃戰場,站在內城城牆之上的朱儁終於可以大大的鬆一口氣了,辛辛苦苦的忙碌了半年,終於平定了潁川、汝南、南陽三郡的黃巾叛亂。

雖然自從黃巾軍起義以來,天下各州陸續都有亂民響應,可是論規模和影響最大的還是這三郡的黃巾叛軍,而且距離雒陽太近,對朝野上下影響極大。

現在終於平定了這三郡的黃巾之亂,想來可以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了,朱儁要的就是這個名聲,名留青史嘛。

戰事結束,其他各部還在休整之時,長水校尉營便向朱儁申請歸建,朱儁雖然也想挽留這支勁旅,可是畢竟是皇甫嵩的部下,他沒有理由阻止人家歸建,尤其是皇甫嵩在北方的戰事並不順利。

朱儁在南陽郡的這些時日,北方的戰局卻是風雲變幻,變化極大,原本主持北方戰局的北中郎將盧植,因為作戰不利,進度遲緩,被朝廷罷免收監。

剛剛跟隨皇甫嵩剿賊有功的董卓,花錢打點了十常侍和大將軍何進兩派勢力,結果兩派勢力均為其說好話,漢靈帝竟然下旨擢升董卓為東中郎將,由他接管冀州戰事,和皇甫嵩並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