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雲。

大唐開國皇帝李淵的第五子,也是李淵大業年間唯一的庶出兒子。

按曆史脈絡的走向,他應該在李淵晉陽起兵之際,死在了長安。

他是以唐國公質子的身份從河東郡解往長安,被刑部尚書陰世師所殺。

而同在河東郡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則得到了李淵的密函。

兩人在父親準備起事的前夜,撇下了李智雲,悄悄的逃出了河東郡。

“我雖是庶出,但並不是傻子。”

李智雲嘴角一抹冷笑掠過。

現在是大業十三年。

李家在大業十四年,可是要開國定國號的,自己怎麼能死!

既然生在帝王家,心機必須縝密,煎熬也是難免。

若是一般的簪纓貴胄,自己倒是可以跟別人的穿越一樣,逗貓惹草,學著享榮華富貴。

可眼前的每一個倏忽,都可能是生死關頭,自己首先得要活下去。

活下去才可能活得更好。

甚至,才可能把大唐抓在自己的手裏。

而在穿越來的三個月前,李智雲就發現了一個無奈的事實。

自己身上並沒有什麼係統金手指。

“大丈夫頂天立地,不用撮爾小伎倆。”

十四歲的李智雲,隻能苦笑安慰自己。

穿越者沒有係統!

要立足都艱難,何況李智雲即將身處險境。

好在,李智雲穿越前是個古兵器、古戰場的研究愛好者,對唐代花過一點心思。

“沒有係統也不能等死……”

他沒有故作高深,畢竟命是自己的。

於是,在一兩個月前。

他寫了三封書信。

然後,以不具名的方式送出。

開始謀劃未來的出路。

這幾日,他每日都在河東撫慰使的府邸關注著太原方向的信使。

李淵現就在太原。

李智雲沒有過早離開河東郡,提前逃出宿命,有兩個原因。

第一,他不想破壞曆史軌跡,暴露李淵的起事圖謀。

第二,他想弄清楚,自己這個庶子,在李淵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麼地位。

這兩個問題對李智雲都很重要。

第一個問題,關乎大唐會不會建立起來。

第二個問題,關乎自己要不要奪嫡。

而這兩件事的結果都需要點耐心。

果然,在這一日,有快馬信使匆匆趕到了府邸。

信使推開門吏,從李智雲眼前飛奔而過,密函直接就送到了兄長李建成的手裏。

李建成看過密函,不禁心裏大驚。

父親雖然沒有在信函裏明言,已做好在晉陽起兵的準備。但父親催促他趕快去太原府,幫助整治軍備,北抗突厥之語。

這隻是表麵文章。

而信的潛台詞,李建成一下子就領悟到了。

尤其是父親在結尾落筆速速動身之語,已經透出了緊迫感。

自李淵被朝廷封為河東道撫慰大使兼太原留守後,李淵就給自己那個南下江都的表弟——隋煬帝楊廣,表了自己絕無二心的決心。

他北上太原抗擊突厥,隻隨身帶走了李世民。留下李建成、李元吉和李智雲三兄弟在河東郡。

不外乎就是想讓楊廣放心,自己不會在大隋的遍地狼煙中,再樹一杆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