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王朝十三年三月,西南突發百年不遇之洪水,僅一月又逢全國大旱,天下百姓流離失所,易子相食,民不聊生。
五月,北方蠻夷之地集合大軍三十餘萬人,大舉攻入大晉北方門戶雁門關,入侵大晉王朝,其所過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大晉高祖雖仙逝已二年,不過大晉鎮國軍的編製仍是完整保存下來。
大晉王朝十三年七月,大晉上將軍郭忠,領大晉鎮國軍加國內正規軍共計二十餘萬人,北上抗擊蠻夷。
半年後,郭忠雁門關大捷,斬首蠻夷五萬多人,俘虜車馬牛羊補給無計其數,北方蠻夷潰不成軍,四下逃散。
大晉上將軍郭忠乘勝追擊,大軍十幾萬人追入北方蠻夷禁地【封魔域】,從此了無音訊。
郭忠大軍進入【封魔域】消失後,北方蠻夷次月重新聚攏大軍十來萬,再次侵入雁門關,一時間蠻夷如入無人之境,大晉國體撼動。
根據邊境傳回的戰報,北方蠻夷軍中居然混雜了不少原郭忠軍團的士兵。
大晉首相寧痕以投敵叛國罪,將大將軍郭忠滿門二百餘口,盡皆斬於菜市口。
大將軍郭忠滿門的死,加上大晉國內天災人禍,使得群情激奮,百姓紛紛拿起了手中的鐮刀。
大晉天府之治不過區區數十年,就迎來了全國性的大叛亂。
一時間,天下擾亂,戰亂不休。
北方禁地【封魔域】從此也成了,再也無人敢踏足的魔域。
正是這國家之動亂根本之際,直屬於大晉最神秘的大晉國院,以院首林一子牽頭,副院張子恒為輔,領著大晉國院數百人,憑一己之力掃除國內叛亂,並將北方蠻夷數十萬大軍驅逐出雁門關。
天下為之震動。
僅一年,大晉國院便成為了大晉國內最強大,最神秘的組織力量。
【封魔域】——
張子恒:“林老兄,我們還要走多久?你不會弄錯了吧?這荒郊野嶺,鳥不拉屎的地方,當真能找到有關郭忠的線索?”
張子恒:“哎喲,真是累死我了,連口水都沒喝上。”
林一子:“別說話!仔細聽”。
林一子趴在地上,認真在聽遠處的動靜。
張子恒:“哎哎!別聽了,站起來。我的林老兄啊,林大哥!你用眼睛看前麵,不都能看到是幾匹馬跑過來了嘛!”
那些馬匹奔跑速度很快,正朝著他們衝過來。
張子恒:“你看,老天都可憐我們,給我們送坐騎來了不是。”
張子恒準備往前去接收,天公老爺送來的禮物,卻被林一子一把攔下。
林一子:“別過去,不對勁!”
張子恒不屑看了他一眼,嘴巴抱怨說:“是不對勁,我跟著你從大晉國院,一路來到這什麼狗屁【封魔域】尋找有關郭忠被陷害的線索,那才真是我腦袋不對勁。”
張子恒:“我現在十分,萬分的想念我親愛的紅燒辣子雞,麻辣香鍋肉,還有淑情園的百年雪清醉(酒)”
林一子沒有理會他,反而是拿出了隨身攜帶的佩劍。
那林一子修為在大晉國院數一數二,這次受人所托,來【封魔域】調查大晉大將軍郭忠投敵叛國一事。
按說大晉國院主要是維護大晉國都穩定為主,不該涉及管理此事,隻是所托之人身份著實特殊,讓他沒有任何辦法拒絕。
這等涉及到國體的大事,茲事體大,容不得大張旗鼓。
於是林一子拉上自己的師弟張子恒,兩人騎快馬趕到這裏時,一路上已經累死了十幾匹馬。
“小心!”林一子上前一步,一劍刺穿了狂奔的白馬,那白馬受了一劍,血流不止,居然還能左衝右撞,絲毫沒有影響。
張子恒看了那白馬一眼,心裏一驚,那白馬雙眼通紅,純紅色,像是感染了什麼一樣。
師兄林一子刺了那白馬四五劍,那白馬居然感受不到絲毫疼痛,反而受到刺激,發狂的攻擊他們二人。
張子恒眉頭緊皺,渾身極不自然。
“試試這個,驅魔符”張子恒將符掏出,身體往左邊一閃,那發狂的白馬衝撞過去,撞到樹上。
在那白馬轉身的間隔,他將符貼在了那白馬身上。
‘滋滋’兩聲,那白馬口中吐出血水,倒地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