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西斜,天漸漸暗了下來。東京開封城內大小街巷裏,華燈初上。街邊商鋪林立,熙熙攘攘,倒比白日裏還要熱鬧幾分。
居於城南子雲巷口的李府宅院,也陸陸續續地點上了燈火。
主院凝暉堂裏,李家主母孟氏正在案前一一翻看查驗莊子上送來的賬本。
一旁磨墨的丫鬟雪晴道,“大娘子,入夜了,看這些仔細傷眼睛。要不,再添盞燈吧?”
孟氏抬頭:“不必了。也翻了這半日了,左右今日是看不完了。叫人把這書案收拾了吧。”又問:“官人可回來了?”
“前兒主君身邊的阿福來回過話了,說是今兒公務繁忙,耽擱了。讓大娘子先用晚膳,莫要等了。”另一旁的丫鬟雪茶接話道。
“既如此,我一人也沒什麼胃口。去瞧瞧英英吧。”孟氏隨即起身。
這英英指的便是孟氏的親生女兒,李府嫡女,李舒窈。
李府的主君李儀,時任從五品太常少卿,家中並無妾侍,隻與孟氏共育有一子一女。長子名舒淇,年十二,正是讀書的年紀。女兒李舒窈年僅五歲,生得玉雪可愛,頗得李氏夫婦喜歡。
隻是一個多月前,舒窈貪涼,私自跑到鯉魚池邊玩耍看魚,卻不慎跌入水中,幸被園中打理花木的仆婦及時救起。
然而舒窈也因此高燒不退,昏迷了好幾日,引得夫婦二人日夜憂心。尤其孟氏,更是時時守在她床前暗自垂淚。好在幾日後,女兒總算是醒了過來,身體也逐漸康複。
雪晴雪茶跟隨著孟氏走到李舒窈所住的院落時,奶娘王媽媽正喚人傳菜,轉頭見了孟氏,便趕忙行禮。
“姑娘午後精神可好?怎的還沒用膳?”孟氏邊說邊往裏屋走,語氣似有不悅。
王媽媽小心翼翼地解釋:“小娘子午後精神不錯,還吃了幾塊點心。後來似是困了,便在榻上睡著,這才方醒。”
丫鬟上來打起簾子,眾人進了屋。
繞過一架六扇楠木雕漆海棠繡屏,便看見一個身量小小的女孩坐在榻上,麵前擺著張黑漆小幾。
見有人來,女孩便下了榻,怯怯地對著孟氏喊了句娘親。
孟氏快走兩步上前拉住她的小手,“英英,睡了這許久,可是餓了?”
原來這女孩便是李舒窈了。
有小丫頭捧了水和帕子來,替舒窈淨了手。
雪晴笑著對孟氏說:“剛才大娘子不願用飯,說是自己一人沒胃口。現下見了姑娘,可就不是一個人啦!”
孟氏也笑了,又有眼尖的小丫頭替孟氏淨了手。
二人便一起在桌前坐下。
桌上已擺了一道清淡的鱸魚羹,一道色澤鮮亮的香酥鵪鶉還有一道糯米藕並幾樣醃製醬菜。
別的倒不必說,隻是這道香酥鵪鶉,是處理好的鵪鶉洗淨瀝幹水分後,用鹽擦遍,倒入黃酒和清醬,放入蔥薑胡椒粉,抓勻醃製半個時辰,再先蒸後裹澱粉炸製而成的。
炸至金黃後控油撈出,格外酥香可口。
孟氏見女兒愛吃,便多夾了幾筷子給她。
飯畢,母女倆漱了口,又回到榻邊坐下,奶娘丫鬟在旁陪著敘話。
孟氏在燈下看著女兒略微紅潤的小臉兒,到底有些放心了:“病了這些時日,雖然瘦了些,好歹氣色是越來越好了。”
雪晴接話道:“可不是呢,我瞧著,姑娘這病是沒什麼大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