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了張順的家人,這寄戶的事算是定下來了。
孫昱又開始給韓晉準備生活用度。
孫昱將他帶來的貨物送到了預訂的人家手中,又換購了一些糧食和鹽巴,大包小罐的往張順家裏送。
一麻袋一麻袋的各種糧食送到,張順的老妻頓時就喜笑顏開了起來。
家裏的幾個小孩子也歡喜的摸著糧食袋子,心裏想著有這麼多的糧食,娘親晚上會讓我多吃一碗吧。
零零碎碎要用的東西太多,黑林寨隻是一個村寨,是不可能有太多商品產出的。
譬如鐵製品,黑林寨就沒有鐵匠這種高端的匠人,所以就連菜刀,剪刀,繡花針等東西都沒有。
而這也正是孫昱這種行腳商人存在的意義所在了,從物資齊備的縣城為村民購買大小的零碎物品,賺個辛苦錢。
畢竟村人行走驛道還得繳納過路費,入城還要入城費,為了買件小物品根本就不值當。
當然,鄉裏每隔一段時間是會開一次墟市供鄉人交換物資的,這期間會有很多外鄉人或者行腳商帶著貨物前來趕集。
財力雄厚的鄉裏還會請些曲藝優伶前來表演,表演些雜技,唱個曲,說說書什麼的。
當然,現在不是集會的時間,孫昱還是要回去邦縣城裏為韓晉再購置物品的。
在此之前還拉著韓晉去往一戶人家,讓一位心靈手巧的婦人給韓晉量了身形,定做了兩身衣服。
“這李家大娘子是鄉中有名的女紅好手,手藝那是沒得說的。”
孫昱帶著韓晉從李家大娘子的家裏出來後說。
“鄉中的土布雖然不甚精美,但也算結實耐用,弟弟就先將就著穿。”
“待哥哥回城去,定要選匹上好的“魏布”,再為你做一身不輸你身上這件長袍的體麵衣裳。”
孫昱指著韓晉的衣服說道。
韓晉摸了摸自己身上這件係統出品的衣服,這柔軟細致舒適的布料和精美細致的針線。
再想到剛才選的那些布料的材質和觸感,差距確實是非常大。
大概是高端定製的服裝和並夕夕賣的九塊九包郵的衣服,差距那麼大。
當然,韓晉不是一個太嬌氣的人,也不是覺得讓別人為你付出理所當然的人。
“兄長,這已經很好了,不用再破費了。”
“不行!郎君以後是要見世麵的人,怎麼可能穿的太寒酸了。”
孫昱義正言辭的說道。
“不說穿蜀國織錦作的衣裳,怎麼也得要秦國白棉或者魏國細布才算得上體麵。”
“兄長已經為韓晉破費許多,我怎好意思奢求。”
韓晉是真心實意的說道。
“郎君,你別管,這驃騎將軍給的賞金也有你的一份,你就安心便是。”
孫昱並不在意這花掉的錢財,本來就已經是賺了,用一匹老弱的驢騾子換了一匹健壯的馬騾子,這一進一出就賺了不下二三千錢。
加上又有許多盈餘在身,怎麼都是賺。
而且,這點錢財並不是孫昱所特別看中的。
他看中的是韓晉的未來和他的富貴,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古往今來不勝其數。
韓晉在心裏給孫昱算了一本賬。
兩套衣服加鞋襪,還有毛巾等物品,足足用了兩匹布料。
每匹布大約50公分寬,不足十米長。
兩匹布料孫昱就付了1000錢,又付了150錢的手工錢。
加上剛才跟村民買了十來石糧食,(1石=28市斤)又花了一千多的銅錢。
還有鹽巴,一小罐兩斤看起來雜質不少的鹽巴就花了100銅錢,一斤官鹽價值50錢,真是讓韓晉咋舌不已。
加上零零碎碎的其他物品,孫昱已經花了三千多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