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0年,高洋不顧母親婁昭君與勳貴的反對行禪代之事,廢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改武定八年為天保元年,於鄴城稱帝,國號“齊”,史稱“北齊”。

五月的鄴城燥熱不堪,高洋率領百官至南郊祭祀,正式繼承帝位。眾人穿著草草製就的厚重禮服,按序就班立於烈日之下,整個典禮莊嚴肅穆,沒有人敢揮袖取風涼,隻得任由汗流浹背。

有人快馬飛傳,鄴城宮城內的太極殿前飛落一隻赤雀。太史言此為吉兆,於是將赤雀獻於南郊。高洋升壇受禪,告天禮成正式稱帝,入居太極殿。

新皇帝在家中兄弟排行老二,老大福薄想當皇帝卻在將登大位的時候被人謀殺,老二繼承其勢力,順利建立新王朝,成為開國皇帝。他還有十三個弟弟,其中四個是他的同母胞弟,名曰高演、高淯、高湛、高濟。

高湛悄悄問高演:“二兄當了皇帝,我們以後會不會也能當皇帝。”高演輕撥了一下高湛,暗示他不要亂說話。高淯看了看兩人,沒有理會。

群臣隻顧著議事,沒人在意高湛的話。

新皇帝要溯其根源,群臣獻言獻策,仿造前朝舊例,追尊仙逝的父親高歡為獻武皇帝,去年去世的大兄高澄為文襄皇帝。

新朝初建,為了穩固根基就要安置前朝皇帝與舊臣,況且全天下的人都在等著看新皇帝如何安置前朝皇帝元善見和元氏宗室。

新貴、舊臣各抒己見,爭論不休。高洋看著階下激烈爭論的群臣未言一語,待各方精疲力竭時下詔,封東魏孝靜帝為中山王,食邑萬戶,孝靜皇後為中山王妃;封中山王諸子為縣公,食邑千戶。

這是高洋第一次作為皇帝在朝堂之上與群臣策論朝政,這時的他二十一歲,正值意氣風發時,對魏帝的處置,也不過學習前人。他並不懼魏帝的存在,隻是忌憚前朝遺老、今朝勳貴以及天下的悠悠眾口,封賞元善見和他的族人,讓舊臣新貴和天下百姓都能看到他的仁政,都為之歎服。他望著階下群公,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順利登上大位心中極喜,然而政權不穩,前途未卜,隨時可能被他們拉下神壇,跌入無底深淵。他放大聲音對眾臣道:“路漫漫而修遠,願眾卿與朕勠力,讓大齊的百姓富足安康,共建太平盛世。”新貴高呼稱讚皇帝聖明,舊勳竊竊私語似拭目以待新帝的才幹。

高洋當上皇帝,高家的人蠢蠢欲動,等著皇帝為他們加官進爵。

未幾日,皇帝詔封宗室高嶽、高隆之、高歸彥、高思宗、高長弼、高普、高子瑗、高顯國、高叡、高孝緒為王;又詔封功臣厙狄幹、斛律金、賀拔仁、韓軌、可朱渾道元、彭樂、潘相樂為王,此次共封十七王,所封之人皆是功勳卓著之人;又下詔祭告故去老臣孫騰、尉景、婁昭、高昂、慕容紹宗、段榮、竇泰等人之墓,撫問其妻子。他們皆是隨獻武皇帝出生入死之人,受得起這份殊榮,其功績亦蔭及子孫。

皇帝遣使者到各個故去的功勳墓前致祭,自己親臨段榮墓,段榮不僅是他的嶽父還是他的姨父,往昔獻武皇帝征戰在外,他常得姨父、姨母照顧,臨墓憶起兒時之事,不禁黯然傷懷。側室段氏見皇帝感傷,亦不禁潸然淚下。

段氏和皇帝青梅竹馬,又是表兄妹,皇帝自然十分親待她。與她一起祭拜段榮,其中一個原因是對段氏的安撫。

宗室、勳貴皆被封賞賜爵,皇後和太子人選卻遲遲沒有確定下來。段氏心中焦慮,亦懷有希望榮登皇後之位。祭禮過後,段氏隨皇帝一起回禁中,見天色未晚便轉彎去了皇太後的宣訓宮,兩眼紅腫的她讓太後一陣心疼,又言及思念仙逝的父母,引得皇太後幾欲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