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時代特征(1 / 2)

????蔡建和王極東兩人,對於一件瓷器的價值,在衡量的方向上,無疑是不同的。

????從大的方麵來說,蔡建本身和王極東對於瓷器類型上的喜好是比較一致的,都是喜歡那種相對素雅一些的,宋代、明代的精品瓷器。但是,細較起來,又有所區別。蔡建和王極東兩人的經曆不同,在個人的眼光上雖然不太好說,不同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價值觀,蔡建對於一件瓷器的追求,更多的還是關注於其曆史文化底蘊。

????而王極東呢?

????對於做舊的一些瓷器,鑒定上更加的擅長一些,是以,才會對仿瓷、臆造瓷這一類型的瓷器,沒有多少的興趣。

????自己就能夠製作出一件更為精美的,更加的“真”的瓷器,又何必對他人做舊的瓷器,產生收藏的意識呢?

????蔡建能夠在方天南的“天天藝術品”投資公司和艾菲克拍賣會公司聯合舉辦的瓷器專場上,煞費心機的拍下了,老仿的釉裏紅纏枝蓮玉壺春瓶,這樣的行為,就不是王極東可以做得出來的。

????當然了,若是王極東的手頭有充裕的資金,競拍的價格又比較低的話,王極東自然樂意收上手,遇到好的機會,又會轉手出去。

????相比起來,蔡建收下的這件老仿的釉裏紅纏枝蓮玉壺春瓶,在王極東的內心裏,還比不上由碎瓷片修補過來的,明永樂時期的青花纏枝蓮花果紋梅瓶呢。

????隻能說,這完全是兩人對於一件瓷器。思考的方向上的不同,以及兩人不同的經曆,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

????“聽蔡先生的話,似乎是已經確定這件青花人物紋瓷器的年代,就是元代的?”方荃在這個時候,詢問著道,“沒有明初期的時候,民窯瓷器的可能嗎?”

????“這一點,方小姐你可以請教一下鄭波。”蔡建笑著說道。

????“說不上請教。”鄭波解釋著道,“方姑娘此前應該是有仔細的看過這件瓷器在碎瓷片形態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胎質吧?”

????方荃點了點頭。

????“那就好。”鄭波繼續著說道。“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屬於釉下彩。在燒製的時候,以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具有著色強、發色鮮豔、成色穩定等特點。在唐代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青花瓷出現了,隻是,技術上還不是很成熟。隻有到了元代的時候,才出現了以景德鎮為代表的成熟的青花瓷器。隻是,……”

????說著,鄭波的聲音略微的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遺憾著什麼,“元代的時間,太短了一些,所以,青花瓷的精品官窯瓷器,此前的時候,大多是在明朝,尤其是永宣時期的青花,那真的是集大成所在。”

????“老一輩的收藏家,可都是認定了,元代無青花的說法。”王極東在邊上說道。

????“是啊。”蔡建也是感歎著,“元青花的出現,得到大家普遍的認可,其實也就是上個世紀的事情。而在此之前,這些元代的青花瓷,也肯定是存在的,大家什麼歸類呢?都是認為是明代初期的瓷器。”

????……

????“我想,我有些明白了。”方荃琢磨著道,“因為兩個時代非常的接近,所以,在鑒定的時候,區別起來也是容易混淆的。”

????“方姑娘不必妄自菲薄。”鄭波看了眼方荃所收集起來的資料,說道,“對於一個時代的瓷器,鑒定的時候,多上手同時代的瓷器,尤其是器型相近的瓷器,是非常必要的。小王的這一件青花大罐,雖然是由碎瓷片粘合起來的,但是,卻具備著元代青花大罐的各種特征。隻要一上手,我還是有些自信,八九不離十的。”

????以鄭波故宮博物館研究員的身份,接觸到的元青花大罐,肯定要比方荃更多。有句話叫做“唯手熟爾”。在瓷器的鑒定上,同樣如此。有時候,一上手,手感到位了,那麼,東西就差不多能夠確定了。

????“具體的來說呢?”王極東問道。

????“這個就要看每個部位的,細節上的區別了。”鄭波解釋著道,“這件青花大罐的底部,呈象比較的自然,釉斑的位置,以及整體的形狀,甚至於是燒製的時候,支釘痕的位置和形狀,都沒什麼問題。另外的,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地方,……”

????鄭波衝著案牘上的瓷器,指點了一下,青花大罐的中上部分。

????“在這個地方,雖然這件瓷器,是由碎瓷片粘合而成的,但是,接胎的痕跡,依然是異常的清晰自然啊。”鄭波感歎著說道,“這樣的痕跡,在其餘的元代青花大罐上,同樣存在。而且,不管是大罐的口型,還是口沿部分的施釉,都是一目了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