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高等教育調整發展的需要,國家對浙江大學的院係和學科結構進行了一些調整。特別是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係調整時,浙大部分係科轉入兄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為全國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機構相關學科發展建設的重新布局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後來分別發展為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並且都取得了較大成就。在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四校共有60多項科研成果獲獎。20世紀末,四校又分別通過了國家“211工程”部門預審或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立項論證。

1998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同根同源的四所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浙江大學,邁上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新浙江大學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2個門類,現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和舟山、海寧等7個校區,與杭州市、寧波市分別共建城市學院和寧波理工學院,設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邵逸夫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童醫院、口腔醫院和第四醫院等7家高水平醫院。

浙江大學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未來領導者,著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庫,具有強大的辦學實力。“國有成均,在浙之濱”,浙江大學秉承求是精神,以造就卓越人才、推動科技進步、服務社會發展、弘揚先進文化為己任,實施培育時代高才、構建學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彙聚名師高人、積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的“六高強校”戰略,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為推動國家繁榮、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不斷作出更大貢獻。

翻開《浙江大學圖史》,讓我們走進浙大的過去和現在,去感知百廿年中國高等教育的嬗變與跨域,去感受每一代浙大人的探索與思考,去感悟生生不息、遒勁鬱勃的求是精神血脈。

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高等教育調整發展的需要,國家對浙江大學的院係和學科結構進行了一些調整。特別是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係調整時,浙大部分係科轉入兄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為全國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機構相關學科發展建設的重新布局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後來分別發展為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並且都取得了較大成就。在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四校共有60多項科研成果獲獎。20世紀末,四校又分別通過了國家“211工程”部門預審或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立項論證。

1998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同根同源的四所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浙江大學,邁上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新浙江大學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2個門類,現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和舟山、海寧等7個校區,與杭州市、寧波市分別共建城市學院和寧波理工學院,設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邵逸夫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童醫院、口腔醫院和第四醫院等7家高水平醫院。

浙江大學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未來領導者,著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庫,具有強大的辦學實力。“國有成均,在浙之濱”,浙江大學秉承求是精神,以造就卓越人才、推動科技進步、服務社會發展、弘揚先進文化為己任,實施培育時代高才、構建學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彙聚名師高人、積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的“六高強校”戰略,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為推動國家繁榮、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不斷作出更大貢獻。

翻開《浙江大學圖史》,讓我們走進浙大的過去和現在,去感知百廿年中國高等教育的嬗變與跨域,去感受每一代浙大人的探索與思考,去感悟生生不息、遒勁鬱勃的求是精神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