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末日審判和永生(1 / 2)

80歲時,這是“強壯”的死亡,因為《聖經》說:“若是強壯可到80歲。”(《詩篇》90∶10)……

過了80多歲,生命就有痛苦了。

第203節 我在這個世界裏一無所獲

正如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他也會離開這世界。

他來到這世界帶著眼淚,離開這世界也帶著眼淚。

他來到這世界帶著愛,離開這世界也帶著愛。

他來到這世界不帶知識,離開這世界也不帶知識。

《聖書》以拉比梅厄的名義教導說:當一個人來到這世界時他雙手緊握,似乎在說:“整個世界都是我的。我會繼承它的。”但是當他離開時,他雙手攤開撒手人寰,似乎在說:“我在這個世界裏一無所獲。”

第204節 上帝隱瞞了人們的死亡日期

如果上帝不向每一個人隱瞞他的死亡日期,就沒有人會建造房屋,也沒有人會種植葡萄園,因為每個人都會說:“明天我就要死了,為什麼我還要為別人勞動?”

所以,上帝隱瞞了人們的死亡日期,使他們能夠建造種植。如果他應該受到獎賞(長壽),他就會享受到他的勞動果實。如果不能,別人也會從他的勞動中受益。

第205節 生命的痛苦

據說拉比艾黎紮非常貧窮,因為他住在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子裏。而拉比約哈南則被認為是非常漂亮的,因為他身上能放射出光芒。但是拉比約哈南也曾遭受十個兒子早夭的悲痛。

拉比艾黎紮越來越窮了,拉比約哈南去看他。他發現拉比艾黎紮躺在一間黑暗的房間裏,就裸露雙臂讓光芒從臂上發出。

拉比艾黎紮哭了起來,拉比約哈南問他:“你為什麼哭?是因為你沒有學到足夠的經典嗎?畢竟,我們學了,隻要我們心向天堂,獻祭的多寡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或者是因為你太窮了?沒有人有二者兼得(學習和富裕)的特權。

是因為你沒有孩子嗎?看吧,這裏,這是我10個兒子(已經死了)的牙齒。”

拉比艾黎紮回答:“我是為你的美麗而哭,它會在這世上凋謝。”

約哈南對他說:“你真應該為此而哭。”

他們倆都哭了起來。

第206節 死亡可能是快樂的開始

死後的生命感覺是一種重新的結合,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生活都是為此做準備的。猶太法典將這個世界比作結婚。拉比布納姆說:“如果一個人將婚宴準備妥帖,卻忘了買結婚戒指,就不可能結婚。”同樣,如果一個人終身勞作,但是如果他忘了去理解這是為什麼——去買結婚戒指——這是使他自己讓上帝滿意的一種方式,他就不能獲得永生。

死亡可能是快樂的開始,一種最後的慶賀,神性和形體的重新結合。

塵土複歸塵土,而神性,神對人的投資,回歸生命的搖籃。

死亡並不是一種失敗,而是一種總結,一種到達,一個終結。

80歲時,這是“強壯”的死亡,因為《聖經》說:“若是強壯可到80歲。”(《詩篇》90∶10)……

過了80多歲,生命就有痛苦了。

第203節 我在這個世界裏一無所獲

正如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他也會離開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