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家少年(1 / 2)

傳說這片時空有三界,‘原界’雖是三界的基礎,但也是其中等級最低的一界。原界的主宰是人,其它的活物便是動物和植物。隻要是活物,身體就可以儲存能量。而其中懂得將體內能量驅使應用的,便是可以修煉。

說來也是奇妙,人類在‘原界’裏的修煉隻能提升能量,但不產生階的變化。反觀動物植物,在原界中便可以修煉達成第二階,那便是妖。

古往今來,人類大能者均是認為,既然有妖,便證明修煉一途,必定有階的變化產生。隻不過進階妖更容易,而人類的進階還不得其法。因此不斷有人在嚐試。不過凡大能者皆是行蹤飄忽,至今並未有證據表明已有人類得其法而進階。

因此,在原界,那修道之人是鳳毛麟角。千百年來的主題,還是源於人類貪婪或是雄心壯誌等原罪的相互攻伐,王朝更替,朝代演變而已。

話說這原界之中,有一處大陸,四麵環海,幅員算不得極其遼闊。目前除了西南部沿海的一些極小的實力外,整個大陸幾乎被三個巨擘完全占據。

大陸中軸線的東部是最大的王朝“東宋”,而中軸線西部分別是西北部史稱“北夏”的李姓王朝,以及西南部史稱“南越”的多民族聯合王朝。三大王朝相互接壤,三百年來雖互有摩擦,卻又因三足鼎立相互節製,並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也算是這一方蒼生之幸。

東宋境內,蜀英城,西南邊陲重鎮。城主白氏一脈,世襲‘蜀英候’。雖隻是侯爵,但卻非同小可。當朝任誰都知道,白家先祖乃是開國皇帝逐鹿天下時結拜的異姓兄弟。

建朝之後,自請遠離朝堂,鎮守邊疆。才以當年的一個堡壘為基礎,建了這座蜀英城。而原先的軍事堡壘改建成了現今的白府。太祖皇帝下詔,蜀英城便是白家封邑。

又到一年三月,“蜀英城”一年一度的“雀市”開市。這是大陸各國通商、政治會晤的重大交流活動。期間鬥酒會、鬥詩會、花魁宴、講經堂等也是多如繁星。

開市之時,隨著城內鍾樓鍾鳴三聲,城門同時洞開,參與盛會的人們開始陸續入城。按照慣例,明碼標價的收稅是必不可少。這是白家每年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這個重任由白家的親兵“驍白衛”全權擔當。

倒不是白府貪財,東宋的曆代皇帝能允許如此巨大的金銀直接流入白家私庫,實是因為這筆開銷的九成,都會用於白家負責拱衛的這段邊防,工事和城牆修繕、裝備更替以及補充軍隊給養。所以廢除了先收入國庫,再調撥給白家的定製,這也是太祖當年唯一賜下的特殊製度,除了提高效率減少損耗,也體現了太祖對白家的極度信任。

再說這白家的‘驍白衛’,編製500人,無一不是白家親信。這是有東宋以來,太祖賜下鐵卷,應允白家可以擁有的私人武裝力量。每年“雀市”的收入頗豐,由親兵收納,白家當然更為放心。

自此刻起,商人們互通有無,政客們勾心鬥角,文人騷客吟作潑墨,美人豔妓各領風騷。酒肆,青樓等娛樂場所通宵達旦的營業,熱鬧非凡。不過治安問題卻是有不小的壓力。

果然,就在雀市開市第二天,就有人認出鄰國“北夏”太子李元玨在城中閑逛,這位北夏太子身著便服,且僅帶一名貼身侍衛的“壯舉”,當然引來了刺客的當街行刺。

關鍵時刻幸得蜀英城主將白榮之子白青及時出手相救,於望樓之上百步穿楊射殺刺客,事後又由白家護衛回國。若非如此,李元玨至少也是重傷歸朝的下場。

白家此次避免鄰國太子在本國國境內被刺殺的功勞,也受到了東宋當朝天子的嘉獎,這位太祖十三世孫-英宗陛下,為白家賜下金銀玉帛,又親疏“將門英才”,並製成鐵卷,賜予擊斃刺客的少年白青。

這白青少爺,雖生的是眉清目秀,卻非那文弱公子般孱弱。自幼便是身強力壯,精力充沛。加上肢體修長,身型靈動,似是天生一副“武道奇才”的模樣。為此,父親常常請一些武道名家,希望對兒子進行一些指導。

也許白家少爺悟性太高,往往看那些大師打一套拳,就能將其精髓當眾講出。至今未遇到其願意參詳的武道功法,更勿論拜師了。久而久之,白家少爺有了些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