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這一期的26位同學已經很熟悉了,相互間留下電話號碼,團委的劉佳還建了Q群,周應民也新交了寧安化工生產部的魯毅,他和朱明祥是同班同學,這人不喜歡多說話,總是微笑著認真注視你。
另一位是遠開市化肥廠采購部的季飛平,是周應民化工中專高兩屆的校友,他老家就是靠近邊境的平新縣。
魯毅身高有1米82,如果說朱明祥是文質彬彬的優雅人士,這位就是典型的山東大漢了,既有粗獷剛烈,說話做事又是樸實忠厚,當然,外表顯露出的不會準確,化工廠的生產部向來是重點崗位,朱明祥那樣有背景的人都還要去研發部,魯毅能在這樣的崗位站住腳,也不少簡單的主。
季飛平約好三人吃晚飯,不巧的是,楊麗輝通知周應民,下午六點等她安排,隻好另約時間了。
“大民,化肥產業過剩的現象你知道,並且會日趨嚴重,行業內已經是跑步進入拚成品、拚管理、拚渠道的時代,我個人認為,前兩樣是公司領導層的問題,後一樣是我們的問題,”這是集團公司銷售公司副總白學軍的原話,楊麗輝深以為然,但她沒有說的是後麵一句:“原來以生產部門為重心的管理方式,會逐步轉移到以市場、銷售為中心的企業發展模式,這就是說,在座的各位前線人員,以後的話語權會越來越重。”
楊麗輝的關係不能見光,她也不是能開辟市場的將才,機緣巧合之下才有現在的地位,長此以往,銷路上但凡有風吹雨打的,別說上調,能保住現在的位置就不錯了。
經理何利榮今年的銷售量就達到16萬噸,大部分來自於他在西北片區“銷到農戶”的新方式,這讓楊麗輝兼任西北片區經理成為泡影。
周應民能起多大的作用大家都不知道,但他在公司這麼悠閑自在的卻是讓朋友們痛心疾首:你才25歲啊!
說這些話的目的,是要讓周應民認清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理清自己的人脈,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別再渾渾沌沌的過日子,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已經不適合你,來市場部吧。
“昨天的餐桌上,寧化的魯毅說過,今後是以銷定產的時代,”這是海邊大道上一家咖啡館,周應民不太喜歡它的味道,隻是裝裝樣子,出門辛苦兩年倒不是難事,但要把家裏安排好,特別是白倩瑤的工作問題。
“麗姐,這一次學習給了我深刻的體會,黨員的素質應該與眾不同,感受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公司的困難避而不見,勇氣和自信差了點,”這是周應民的內心話,很多事情都是選擇逃避,也不是不敢麵對,而是避而不見。
“要有這個心氣,大名鼎鼎的周應民,麵對幾十個歹徒都毫不畏懼,工作上遇到一點問題,怕什麼嘛”,楊麗輝讚賞的說道,男人就要有迎難而上的豪邁,輸了再來。
周應民嘿然,楊麗輝像知道他的想法似的,說:“倩雅是過年後上班吧?有需要幫忙的,你提出來。”
楊麗輝是公司的中堅,為普通員工安排一個崗位沒有問題,周應民大喜,他正不知道怎麼開口。
“謝謝麗姐,學習完成我就到市場部肖經理處報到,”心態一變,周應民的氣勢就起來了,自信,溫和,大方,這讓楊麗輝都恍惚一下,以為是奚子崧在說話。
回到家把這件事一說,白倩瑤就不願意:“哥,男人的事業重要,我辭職陪你,去那兒我和亞亞跟著你去哪兒,”銷售還好一點,飛機來回方便,市場部一去就是二三個月,白倩瑤無論如何也不願意。
好說歹說,周應民隻能用“拖”字訣來慢慢說服,表示會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胡雲慧更高興,已經在收拾衣物包裹,反正周應民去哪裏,她就過去開小賣鋪。
“大民,我有錢,也會做生意,去哪裏都行,”她最高興,然後又悄悄的說:“玉香姐上城裏住,她把大棚都交給弟弟打理,上去租門麵賣果蔬。“
兩個女人都會做生意,周應民聽白倩瑤講,年前分到手的就有3萬,羅玉香的大棚至少有六萬,又拿上省城投資去了。
“我就想不明白,大民,我們這些女人都能養活自己,公司那麼多傲上天的領導,就幹不好公司?”
“企業性質不一樣,你隻是養活自己就行,”周應民培訓後眼界寬了許多,有些地方能夠說上兩句:“別看南化廠效益不好,員工們收入低,即便是虧損,但養活了生產鏈條上和周邊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