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穀題“佛”(1 / 3)

當一個滿載著傳奇色彩的“佛”字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看到的隻是它的局部,永遠看不到它的背麵,包括空間的背麵和時間的背麵。

我看見在岩的縫隙裏紮滿了樹根,樹根隻是在佛字的四周環繞,沒有要為難佛的意思。這讓人著實感到新奇。如今站在修水大橋上就可以看到南山崖上的大佛字,佛字在山崖的顯赫位置上,非常顯眼。河流的渡口早已廢棄了,橫跨在南山崖上的是雄偉的修水大橋。我想這麼大的佛字任何妖魔鬼怪是接近不得它的,否則瞬間就會化為灰燼。佛字現在成了大橋下的一處包涵著深遠意境的風景。在佛字的周圍長滿了青蔥的樹木,岩上沒有泥土,樹木的根全部紮在石縫子裏。奇怪的是,這岩石給了樹許多營養,樹沒有泥土也照樣長得枝繁葉茂。岩石在為樹營養,樹也沒有吝嗇,毫不顧及地為岩石遮風避雨。

我們看不到的部分就是,宋朝時期一個學問甚高的文學家受盡折磨的片段,官與官之間的陰謀,時代給命運的淺踏------時間隱匿在空間背後,誰也沒有覺察到佛字在那個充滿悲劇色彩的皇朝裏,黃庭堅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是表達自己命運的淺薄?還是修煉自己的人格?或是一心向佛。如果我們站在時間的緯度上逆境推算,我們就會發現,佛其實是黃庭堅當時所研究的一門學問。岩石上的佛字與他在佛學上領悟到的“佛”是有關的。有位史學家說過,能夠把佛悟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佛就會在心中。佛永遠銘刻在了修水之上,也銘刻在了後來人的心中。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黃庭堅也就無所顧忌了。

附身扒在南山崖的石頭上細細凝聽,有梵音從遠處來,如一片雲,一縷風。

那是一個遙遠的信號,跨越了幾個朝代,無數個年輪。曆史的流失,能夠遺留下也隻是一些零碎,成不了大氣候。即使有些許記載,記載的內容更是需要史學家去深入研究。

史書中說佛是智慧,德行、慈悲最高的成就者。佛是由人修行而成佛的,不是宇宙自然的神。更不是什麼三頭六臂,飛天潛地鬼神。人人皆有佛性,人人修行皆可以成佛。佛是宇宙最偉大的聖者。旁邊不遠處的寺廟裏突然響起了鍾鳴聲,已經傍晚了,拜佛的時辰以過,寺廟敲鍾關門了。所有拜佛的人隻有等到明天鍾聲重響時再來。

我想黃庭堅把佛字書寫在南山崖的峭壁上的用意,應該不是驅除魔鬼,而是提醒後人,時刻要將智慧,德行和慈悲銘記在心。麵對佛字我胡思亂想,如果我有資格也成了佛,我會給社會做些什麼。是化作一蹲塑像等著人們來奉承,還是用手中的神鞭去驅除魔怪,或是用內心的善良去感化迷惑的人們。如果有人對佛產生質疑,那麼,請你用等量的東西來交換。佛簡單明了地注明了人的智慧和善良。如果你沒有見到佛字,沒有走近佛字,那麼佛字在你的眼中隻不過是一道風景。黃庭堅在《曉賢師續佛壽頌》寫道:

當一個滿載著傳奇色彩的“佛”字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看到的隻是它的局部,永遠看不到它的背麵,包括空間的背麵和時間的背麵。

我看見在岩的縫隙裏紮滿了樹根,樹根隻是在佛字的四周環繞,沒有要為難佛的意思。這讓人著實感到新奇。如今站在修水大橋上就可以看到南山崖上的大佛字,佛字在山崖的顯赫位置上,非常顯眼。河流的渡口早已廢棄了,橫跨在南山崖上的是雄偉的修水大橋。我想這麼大的佛字任何妖魔鬼怪是接近不得它的,否則瞬間就會化為灰燼。佛字現在成了大橋下的一處包涵著深遠意境的風景。在佛字的周圍長滿了青蔥的樹木,岩上沒有泥土,樹木的根全部紮在石縫子裏。奇怪的是,這岩石給了樹許多營養,樹沒有泥土也照樣長得枝繁葉茂。岩石在為樹營養,樹也沒有吝嗇,毫不顧及地為岩石遮風避雨。

我們看不到的部分就是,宋朝時期一個學問甚高的文學家受盡折磨的片段,官與官之間的陰謀,時代給命運的淺踏------時間隱匿在空間背後,誰也沒有覺察到佛字在那個充滿悲劇色彩的皇朝裏,黃庭堅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是表達自己命運的淺薄?還是修煉自己的人格?或是一心向佛。如果我們站在時間的緯度上逆境推算,我們就會發現,佛其實是黃庭堅當時所研究的一門學問。岩石上的佛字與他在佛學上領悟到的“佛”是有關的。有位史學家說過,能夠把佛悟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佛就會在心中。佛永遠銘刻在了修水之上,也銘刻在了後來人的心中。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黃庭堅也就無所顧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