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秦淮樓前的乞丐(1 / 2)

葉青雲有些無奈,“罷了罷了,蕭師弟早去早回!如果發現魔宗的又開始活躍,你也別忘了調查一下!”

蕭玉寒點頭答應下,隨後帶著白瑤下了山,一路北上。

……

秦淮兩地多風月,而那映月城就是在秦淮以北,之所以這裏叫映月城是因為此城之內有一湖泊,說是夜深時於湖上泛舟,會讓人產生滿天星河皆在水中的錯覺。

而此地最負盛名的便是映月湖邊的勾欄瓦舍,哪怕至深夜依舊是燈火不熄,無數風流才子喜愛來此遊玩,詩情畫意,附庸風雅。

說起秦淮之地,總能讓人聯想到細雨綿綿,雨打荷花佳人垂淚,湖上泛小舟,琵琶聲娓娓勾心事,船頭的姑娘軟語輕歌,也不知在哼唱著哪家淒涼。

映月湖旁的秦淮樓是此地名氣最大的地方,此地的頭牌歌伎被世人稱作秦淮仙音,那位琴藝天下無雙的薑若寧引來無數公子王孫爭先恐後的拜訪,但她卻隻說了一句“但求知音”。

為了這一句話,秦淮樓開辦了一場聆音大會,引無數名伶和公子王孫來此,而這次當薑若寧把那碧水珠拿出來時,更是引來無數江湖人覬覦。

春雨綿綿,入夜時的映月城大街上行人稀少,但似乎這細雨時節也澆不滅那些文人墨客尋歡作樂之心,秦淮樓門前還是有不少人冒雨前來。

這些日子秦淮樓門前總是會有一個中年乞丐躺在屋簷下躲雨,逢人便討酒,有人見他可憐便給一些銀錢,而這位乞丐得來錢便會拿去買酒喝,似乎每時每刻都是醉生夢死的狀態。

害怕影響生意,秦淮樓的打手經常將他轟走,他不走就免不了一頓揍,可這乞丐也不還手,總是死皮賴臉跑到這兒來討酒喝,若是能喝醉,他就跑到牆角去睡,若是喝不醉便繼續討酒。

秦淮樓的老鴇拿他沒有辦法,一個乞丐也不至於將他打死,索性時不時給他一些劣質酒打發走。

而今日那位瘋瘋癲癲的乞丐再一次攔在秦淮樓前,往地上一倒便是要討酒喝。

被他擋在麵前的碧衣女子正是當世被稱作秦淮仙音的薑若寧,和牌樓裏的庸脂俗粉不同,這位碧衣女子沒有那般濃妝豔抹,也沒有很誇張的配飾,給人一種很是端莊典雅的感覺,若不是知道她是此地的頭排歌伎,恐怕別人還會以為是誰家小姐走錯了地方。

薑若寧身後跟著一位撐傘的小丫頭,青樓和窯子是兩回事兒,這裏的姑娘大多賣藝不賣身,所以如薑若寧這樣的女子也算有些身份。

身後的小丫頭看見乞丐攔路便想去叫秦淮樓裏的打手來將其趕走,但薑若寧卻是製止了她,“世道不易,給些銀錢打發了吧。”

小丫頭似是有些不悅,“姑娘,這人來這兒半個多月了,明明年紀不大卻是遊手好閑做了乞丐,整天就知道討酒喝,這種人活該,以您的身份何必同情這樣的人?”

碧衣女子搖了搖頭,“咱們青樓女子和乞丐都是下九流,何來什麼身份?給他弄點兒酒菜,再使些銀子打發走吧。”

小丫頭似是有些不爽,但也隻能去照辦,碧衣少女看向躺在地上昏昏沉沉的乞丐,歎息一聲,“不知你可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如果可以的話去找個職業營生吧,畢竟你也有手有腳,總比我們這些青樓女子掙的錢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