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
田間,昏蒙蒙的天。
奪目耀眼的太陽發出熾熱的光芒,炙烤著一望無垠的關中平原。
被烈日醺烤以致虛脫了水分的柳葉無力地耷拉著腦袋。
田間的秧苗因為長久得不到雨水滋養,變得焦黃甚至枯萎,就猶如長期缺乏營養的人一般憔悴不堪。
由於遭遇關中少有的大旱天氣,隨處可見田地地麵綻裂開斑駁龜裂的地紋。
在科技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古代,農業的灌溉技術力量及灌溉手段還極為有限,遠沒有達到今天的科學發展水平。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人們不得不被動的依賴於靠老天爺普降甘霖,來確保莊稼收成的理想豐收。而雨水的充盈與否,不僅僅關乎農作物的收成與否,它還直接蓧關國家繁榮富強的經濟命脈!在商業經濟並不占據社會經濟發展主流的古代,農業的發展對於任何一個朝代來說,都顯得尤其至關重要。
而水利工程的興修,以及水利工程技術的推陳出新,就自然而然被提上了首要日程。
大名鼎鼎的成都平原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曆經兩千多年的歲月滄桑洗禮,至今仍在發揮著他移山倒海造福蒼生的巨大神奇巨效!
這不由得使後世的子孫發出自豪的感慨——壯哉!這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偉大結晶見證!
毋庸置疑,這足以表明當時的勞動人民,已經深深地意識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二
田間,幾名農夫正在察看田地裏受損的莊稼。每個人的心情都是極為沉重的。
畢竟莊稼是農民全部生活的希望。
一名六旬老農手捋焦黃的莊稼葉子,痛心不已,老淚縱橫。
老農頹然跪於地上,仰麵朝天,哀號道:“老天爺哪,您就開開恩吧,下點雨吧!我們求您了……老天爺……”說罷連連叩頭不止。
其餘的幾名農夫也紛紛跪下,七嘴八舌哀告:“老天爺……開開恩吧,下點雨吧!”說罷,磕頭如搗蒜。
三
田埂上。
一名瘦高青年農民步履艱難地挑著一擔水,小心翼翼地往高地上的田地走去。
不遠處,淺淺的小河流水緩緩無力地向東流淌著。
瘦高青年農民眼看再走幾步就來到了田地。
不料,他一個不小心,腳被土坎拌倒,一個趔趄,摔倒在地,木桶裏盛裝的水全灑光了。
“誒……”功虧一簣的瘦高青年農民懊惱地用拳頭砸地……
四
“喀啦啦——”一道霹靂閃電轟然打響。
原本無力下垂的柳葉聞風先動,憔悴不堪的莊稼葉子也嘩啦啦抖動起來了。
六旬老農驚喜地仰望天空,喃喃道:“老天爺要開恩了……”
其他農夫也都抬起頭來。
但見天色逐漸開始變得昏暗起來,墨團似的的烏雲風馳電掣般密布天穹,好似潑墨效果的疊疊雲層,重重地朝地麵壓下來,給人極為壓抑的沉悶感。
說時遲,那時快——
鬥大的雨點開始紛紛降落下來……
雨點好似爆炒否一般急驟,越來越極速……
很快,雨點已經連成千萬條細線,繼而,這萬千條細線又彙集成萬千道水柱……
最後,水柱完全形成了遮天蔽日的傾盆大雨……
六旬老農手捧雨水,眉開眼笑道:“老天爺開恩,老天爺開恩了啊!”
幾名農夫也歡欣雀躍,喜不自勝,嘴裏發出歡呼:“嘔——嘔——嘔——嘔……”
突然,六旬老農臉色呈現驚訝狀——
他發現,自己手裏的雨水竟然是黃銅顏色的!
六旬老農慌忙扯住身旁的農民:“哎,你們看,這雨水金貴著哩,你看這雨水是金色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