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各家的應對(1 / 2)

程昱說完對策,幾人紛紛讚歎高明。

薛房這便寫了請柬,吩咐家中部曲給縣中各家送到,請他們來薛家一晤。

各家自然也都知道了縣衙中新近發布公文的消息,正當大家惶惶不可終日,不知所措的時候,薛房派人送來了請柬,邀請他們過府一敘。

他們本便想去薛家商議對策,哪知薛房反應如此迅速,於是在得到請柬後,便紛紛趕往薛家莊園。

即便是幾家正猶豫不決,想要退出的,也急急忙忙趕往薛家商議。

他們雖然猶豫著想退出,可薛家所主導擴建莊院、招募流民之事,畢竟也是符合各家利益的,否則大家當初就不會答應。隻因縣衙中的公文一下,大家才沒了方寸,若是薛家能提出合理的建議,隻要有好處,各家自然還會繼續跟著薛家走的。

程昱的出現,令各家措不及防。

他是東阿縣中德高望重的名士,多謀善斷,文武雙全,既然有他出麵給薛房出主意,那麼今晚薛家提出的對策,想必會令人期待。

而更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是丁灝的出現。

眾人不知道薛房葫蘆裏買的什麼藥,竟然叫了這麼一個年紀輕輕,毛都沒長齊的家夥出席如此重要的會議。

然而,當薛房介紹道丁灝是東萊鄭康成弟子的時候,眾人麵上方閃過一絲驚異。

東郡距離東萊不遠,他們的子弟之中自然也有遠赴東萊求學的,他們知道,鄭玄雖然並不排斥眾人前來聽課,可想要拜入他的門牆,卻絕非易事。單憑這一點,丁灝就有出席今晚宴會的資格。

然而,當眾人聽說丁灝竟然是泰山郡的督郵時,震驚之餘,紛紛上前與他寒暄問好。

名門弟子,固然不多見,可年紀輕輕便能做督郵的則更是鳳毛麟角,換句話說,凡是能坐上督郵、刺史一類位子的,必然是前途無量的官場新秀。

丁灝雖然是泰山郡的督郵,並管不到東郡的政務,可大漢實行流官製度,他年紀輕輕就得到泰山郡守府的認可栽培,日後前途不可限量,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管到自己頭上。所謂莫欺少年窮,與丁灝這樣的官場新秀打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當薛房介紹,丁灝就是發明水泥之人時,眾人麵上徹底換上了一副震驚莫名、活見鬼的表情。

鄭康成的弟子沒有多少出奇,泰山郡督郵,也並非鳳毛麟角,而發明水泥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事,可這三個標簽一旦打在同一個人身上時,那就足以震驚四座了。

丁灝之所以報出名號,當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他之前所以隱姓埋名,與關羽、典韋潛在薛家,是為了避免王度的人認出典韋,更是為了將薛房推在前台。

薛房是東阿縣本地豪族,在縣中自有親朋故舊可以相互扶持,建設莊園、招募流民之事若是由他這個地頭蛇出麵,無論是之官麵上,還是在街麵上,都能有幾分麵子,這就省卻了許多麻煩。而若由他這個外地來的生麵孔出麵主持,本地的豪族能否給麵子且不說,定然也會平白生出許多不必要的事端。

丁灝來東阿,非為裝叉,而是為賺錢而來,能躲避的事端,自然要盡量躲避。

可事到如今,己方的行蹤既然已經暴露,縣丞王度也不給絲毫臉麵地將巴掌扇了過來,他當然也不能退縮。

丁灝本便是混不吝的性子,他雖然與王度未曾謀麵,卻也算是交過手了。如今,既然你首先出手了,那咱們便來死磕到底。

他要薛房放出消息,亮明身份,自然是為了支持薛家,他位份雖然不高,可畢竟是泰山郡的督郵,泰山郡內各縣的令長見了都要給幾分麵子的。況且,他還是鄭玄的入室弟子,有他坐鎮,東阿縣各家也就更有底氣。

果然,有了丁灝坐鎮,又有程昱出謀劃策,這一晚各家很快便定下了策略。

次日一早,各家便展開行動,除了薛家,各家也開始各自開設粥場,並以粥場的名義,招募流民。

各家供應流民的食物極為豐盛,非但粥飯由稀粥改成了黏糊糊的粟米飯,更有鹹菜供應。

一眾流民自從離家要飯,哪裏吃過如此“豐盛”的飯菜,自然對各家感恩戴德。待吃完了飯,各家紛紛說明,隻要肯留下來幹活,幫忙修築莊院的,中午便還有一頓飯菜供應。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在東阿縣流民之中傳播開來,前來報名之人堵塞道路,感恩戴德的感謝聲不絕於耳。

東阿縣丞王度一大早就得了消息,聽說各家竟敢如此明目張膽地對抗縣裏的公文,心中不由得大是恚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