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追擊(1 / 3)

喀拉昆侖山脈邊境線,海拔3500米,空氣稀薄氣候寒冷。

普通的直升機到了這裏性能變得不那麼靈活,為防止被肩扛防控導彈偷襲,聶大龍特戰排在靠近邊境時,改乘裝甲車深入墜機地點。

遠望莽莽群山,山頂覆蓋皚皚白雪,幾乎沒有人煙,這一帶是多國交界地,牧民經常越界放牧,人員成分複雜。

特戰排趕到墜機地點,隊員們下車迅速構成防禦隊形,占據有利位置。

聶大龍圍著事發現場,仔細的觀察著。

雪地上凹凸不平,顯得很淩亂,山裏天氣變化無常,霧、雪、大風經常毫無征兆隨時出現。

前期特勤人員踩踏的雪地,後又被一場小雪覆蓋,看起來才會這樣。

墜落的直升機殘骸被燒的黢黑,應該是被擊落後燃起大火,大火早已熄滅,殘骸已經冰冷,隨機人員的屍體被特勤人員收走,雪地上除了飛機殘骸還有燒成灰燼的文件飄落在周圍。

“直升機在空中就已經被炸成兩截,機頭部分順著山體滾落穀底,那一塊物資被帶入穀底,我們得下到穀底往前追。這裏不能開車,普通直升機更是飛不起來,他們逃不多遠,抓緊追還能在前麵的出口截住他們。”

聶大龍給戰士們講解現在的情況。

“咻!”

子彈劃破空氣的聲音,對於有過實戰經驗的特戰隊員來講,再熟悉不過了。

通訊兵小亮的胸口出現了一個拳頭大的洞,鮮血和破碎的內髒噴出,落在距離小亮屍體幾米遠的雪染成一片鮮紅,屍體癱軟下來。

聶大龍當然知道,這是大口徑狙擊槍,遠距離擊殺的效果,立刻做出隱蔽的手勢,特戰排的士兵幾乎在子彈擊中小亮的同時做出了反應,所有人躲避在岩石後麵尋找狙擊手的位置。

而遠處山頂的狙擊手,一擊得手後,便失去再次攻擊的機會,所有特戰隊員都快速隱蔽起來。

一名躲避在巨大岩石後麵的戰士,尋找著狙擊手的位置,立刻引來狙擊手的攻擊,子彈打到岩石上彈開。

裝甲車上的雷達掃描係統發出了警報,正在低頻鳴叫,通過手臂上的穿戴設備聶大龍下載車上的數據,得到雷達記載的狙擊槍子彈的彈道數據,指明狙擊手大概射擊方位。

“兩點鍾方位,山口處。”

特戰排所有的槍口都在一瞬間噴射出火舌,而對麵的山口立刻被子彈擊起的雪花、碎石填滿。

排中的狙擊手也在同時瞄準了山口裏的敵人,隨著一聲沉悶的槍響,聶大龍示意停止射擊。

當大部隊趕到狙擊手所在的位置時,一具無頭屍體仰倒在大石頭後麵,頭已經化成一灘血汙塗在岩壁上,這就是被狙擊槍擊中頭部的可怕後果。

從穿著上看,分辨不出恐怖分子和周邊牧民的區別。

“被洗腦了,恐怖分子讓他守在這裏,目的時拖延時間而已,十足的犧牲品。”

小亮的屍體被裝甲車運走,所有隊員沿著陡峭的山坡下到穀底,餘下的路隻能靠雙腿追擊。

“排長,剛才被擊斃的恐怖分子用的狙擊槍可不是普通的槍,那是特種部隊用的,這夥人看樣子不是一般的恐怖分子。”

在寒冷的峽穀中急行軍追擊前麵的敵人,一名士兵問到。

“我知道,不過單憑一把槍還不能斷定對方是職業軍人還是恐怖分子,隻要趕上他們的大部隊才能確認究竟是一夥什麼人。”

高原地區缺氧,戰士又急行軍,很快都上氣不接下氣,聶大龍知道這次任務的重要性,不斷鼓勵大家堅持下去。

有核國家的核部件整合工作在嚴密的規則下緊張的進行著,核部件被放入全新設計的裝置內發射進入太空等待。

“核容納箱”是聯合國製定下的標準,核部件放入內部既能夠阻止核輻射又可在太空中整合成一個巨大的核部件,到時人類所有的核武器將整合成有史以來最大炸彈,在太空船的運送下,直奔“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