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弟弟來了(1 / 2)

在所有書籍之中,趙昕連一本醫書都沒有找到,頗為失望,雖說自己熬過了天花,但是身子還是先天暗弱,三天兩頭感冒發燒。

別管經史子集,儒墨道法啥的,總而言之,目前為止對於趙昕最為重要的,是醫書,因為這與他的小命息息相關。

你可能會好奇,趙昕作為皇子,若是得病,整個尚藥局的人都被傳召而來,有著這個時代最為頂尖的醫學幫助,何必要自己看書。

事實上,這並不是同一個問題,趙昕的目的,並不是成為一代醫學大師,而隻是為了盡可能地加大自己生存幾率而已。

更何況自古宮廷鬥爭,用毒藥的手段就不少。這可比後世影視描寫的現實多了,唐中宗的先例且不說,就在宋朝,太宗趙光義就喜歡賜人毒酒,一杯牽機毒送千古詞帝見閻王。趙昕可不願意不明不白地死了。

其實也可以以讀書為例,皇帝有著全天下頭腦最為聰明的一批人幫他幹活,為什麼還要努力學習呢?垂拱無為而治不好嗎?

當你真的這麼想之後,你就會發現突然有一天,你就變成傀儡了,任何人都指揮不了。

讀書無用,別的不說,如果你要當皇帝的話,還是盡早打消這個念頭。越是競爭激烈的行業,讀書越有用。

好在趙禎送來的第二批書籍之中,雖然還是以政書為主,但也有《黃帝內經》這樣的醫書。

隻不過《黃帝內經》是一本理論典籍,告訴你人體各個髒腑的情況,告訴你一年四季應該去做什麼,談陰陽,論四象,說五行。

該書奠定了中國古代醫藥學的基礎,但是並沒有告訴你得了什麼病之後應該吃什麼藥,不像後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簡而言之,趙昕學醫的目的還是沒有實現,趙禎應該是覺得有這一本《黃帝內經》粗通醫理就已經夠了,一個皇子應該將自己的學習重心放在政書上,而不是去學什麼醫。

估計不僅僅是趙禎這樣想,全天下的人都這麼想,反倒是秉持著自救想法的趙昕顯得有些奇怪。

無奈何,趙昕生在皇家,縱然生而享受無邊富貴,但是有些事,還是做不得主的。不過話說回來,身份互換,不知多少人夢寐以求呢,倒也無處抱怨。

若是曹皇後有子,嫡長子繼承製下,名分已定,趙昕反倒可以隨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當然,不能夠涉及政治,學醫學法,作詩畫畫,哪怕是遛鳥逗狗,都沒有人管你,因為這是保護自己的手段。

說到皇子,值得一提的就是在今年八月的時候,宮中迎來了第三個皇子,是宮中朱才人生的,也算不得嫡子。

既然沒有嫡子,則以長幼之序,所以目前為止,就皇位繼承而言,趙昕還是第一順位。

雖說還是第一順位,但是競爭者已經出現,獨一無二與老大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這個弟弟降生的時候,趙昕並沒有去,又不是趙禎生病,自己過去幹什麼,隻是在之後的滿月宴上,遠遠看了一眼而已,被繈褓裹得嚴嚴實實地,啥也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