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中的縣令得知是代天巡視的平北王到了,急忙帶著一眾手下官員出來迎接,然後又為老劉等人安置好了住處,當然大多數人還是被安置在了渭城的館驛之中,可是這裏的館驛比起前邊經過的那些地方可就差遠了,不管是房屋的規模,還是屋子裏的被褥床鋪等設施都破舊不堪,看來今天隻能在這裏湊合一夜了。
縣令也看到了老劉的身邊跟著女眷,便也把自己的房間騰了出來,供老劉居住,而文醜作為親衛隊長自然還要帶著十名親衛隊員跟在老劉的身邊,好在當晚縣令在客廳中請大家吃了一頓飯還算不錯,不過事後一打聽老劉等人才知道,原來這是縣令自己掏腰包為他們準備的晚飯。
飯後在與縣令閑聊的時候,老劉從縣令口中知道城門官所說的果然都是實情,如今的涼州一年以來董卓大肆招兵買馬,確實使得涼州的戍邊軍和郡國兵數量都有了大量增加,而涼州的地盤比起原來的幽州也大了不少,隻是人口數量卻不超過五十萬,便是人口最多的漢陽郡,人口也不過十三四萬,而那些接近西域長史府的郡縣人口更是少的可憐,像酒泉郡與敦煌郡的人口數量都不超過兩萬人。
而董卓這樣征兵,除了是他自己的野心之外,還有一點也確實很有必要,那便是在涼州之內有幾個地方都有大量的私兵存在,而且由於涼州與常年不服漢人統治的西羌相鄰,大小戰事不斷,也確實需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存在,才能震懾住這些地方豪強和羌族的反叛,隻是涼州並不是個富庶之地,除了出產西涼戰馬以外,再沒有什麼其他能夠賣錢的東西,所以董卓來了之後,隻好加大各種賦稅,大張旗鼓的向其他州郡販賣西涼戰馬,雖然確實讓他聚斂了一筆錢財,但是被他盤剝的無法繼續做買賣的客商和酒樓商鋪等也都紛紛停業,商人都遠走他鄉另謀生計去了,所以也令如今的涼州境內不僅僅是臨渭一地,便是其它大部分地方也都出現了百姓成群結隊的前往鄰近的司州或是益州逃難的景象,不過董卓對此仍是不肯輕易放過,在各地設立了很多關卡,將那些遷往異地的百姓身上的財務全都搜刮一空,然後才放他們離開,所以現在涼州的百姓已經給董卓取了個"扒皮刺史"的綽號,以譏諷他對百姓的盤剝之甚。(.mianhuatang.la無彈窗廣告)
雖然老劉覺得自己應該提醒董卓收斂一些,但是他知道自己如今沒有了幽州,董卓肯定不會聽自己的勸說,而且說多了恐怕還會招致董卓的不滿和記恨,因此考慮再三,他決定等明天見到董卓之後,跟他聊聊在相機行事。
而縣令知道老劉等人明天便要趕往冀縣之後,便派了一名信使連夜趕往冀縣去給董卓送信,告訴他代天巡視的平北王今天已經到了臨渭,明天中午前後便會到達冀縣,他這樣做當然也是好意,畢竟老劉如今雖然沒了幽州牧的官職,但是頭上的代天巡視和平北王兩頂高帽子分量也是不輕,而縣令並不知道老劉和董卓的*情,更不知道董卓能當上涼州刺史,其中也有老劉的幫忙,他這樣做隻是讓董卓做好迎接老劉的準備
縣衙中的縣令得知是代天巡視的平北王到了,急忙帶著一眾手下官員出來迎接,然後又為老劉等人安置好了住處,當然大多數人還是被安置在了渭城的館驛之中,可是這裏的館驛比起前邊經過的那些地方可就差遠了,不管是房屋的規模,還是屋子裏的被褥床鋪等設施都破舊不堪,看來今天隻能在這裏湊合一夜了。
縣令也看到了老劉的身邊跟著女眷,便也把自己的房間騰了出來,供老劉居住,而文醜作為親衛隊長自然還要帶著十名親衛隊員跟在老劉的身邊,好在當晚縣令在客廳中請大家吃了一頓飯還算不錯,不過事後一打聽老劉等人才知道,原來這是縣令自己掏腰包為他們準備的晚飯。
飯後在與縣令閑聊的時候,老劉從縣令口中知道城門官所說的果然都是實情,如今的涼州一年以來董卓大肆招兵買馬,確實使得涼州的戍邊軍和郡國兵數量都有了大量增加,而涼州的地盤比起原來的幽州也大了不少,隻是人口數量卻不超過五十萬,便是人口最多的漢陽郡,人口也不過十三四萬,而那些接近西域長史府的郡縣人口更是少的可憐,像酒泉郡與敦煌郡的人口數量都不超過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