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代天巡視(2 / 3)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聽袁槐念完,不由得議論紛紛,大多數官員都認為這不是明擺著把老劉降職了嗎,代天巡視是個什麼官職,大家可是從未聽聞,剛才皇上也說了,對老劉的賞賜,是由三公商定的,那麼看來是三人嫉妒劉備的功勞,故意如此為止,奪走了劉備手中的軍政大權,隻給了他一個虛職。一時之間朝堂上嘈雜之聲四起,令靈帝也覺得自己有些心虛。

沒想到老劉跪倒在地高聲道:"臣弟接旨,謝皇上賞賜,臣弟一定做好出使西方三國之事,揚我大漢天威,必不會辜負皇上的重托。"然後老劉從袁槐的手中接過了聖旨。

當事人都沒什麼意見,其他打算為老劉打抱不平的大臣們當時也就沒了聲響,靈帝更是從心底裏感激禦弟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想自己該當如何善待禦弟,才算是對得起禦弟為自己做所的犧牲。

不過眾人也知道,這次靈帝能答應賞給劉備八千兩黃金和一些古玩珠寶,如今朝廷府庫空虛,這筆黃金和珠寶都隻能從靈帝自己的私庫**,能讓他這次如此吐血,看來靈帝還真是下了狠心。

老劉之事剛完,大臣中便有人出班奏道:"啟奏陛下,如今平北王不再擔任幽州牧之職,幽州眼下可是負責鎮守我大漢北方的門戶,如今北方初定,更是不可一*沒有主事之人,因此臣以為幽州刺史的人選應當早做安排,免得*久生事

眾人一看,出班提議的是朝廷三公之一的司空劉寬,不過想想也是,如今的幽州在老劉的治理下,可以說是庫廩豐厚,各種工廠、礦山、鹽場遍布各地,還有幾個大的港口更是南北商旅往來的主要通道,因此幽州現在可以說是大漢最富的地方,這幽州刺史自然是個肥缺,誰要是得到了這個職位,無異到手了一座金礦,估計靈帝舍得給劉備那麼多黃金珠寶,也是想把幽州刺史的職位賣個好價錢,這樣一來,他的損失也就可以從賣官所得中補回來了。

聽完劉寬的話,靈帝道:"劉大人所言極是,按照禦弟劉備的建議,如今的幽州已經有十四個郡,人口也有四百餘萬,再加上外族眾多,確實不能少了主事之人,隻是如此重地,一定要選一個才能出眾的刺史前去才行,不知道眾位愛卿可有什麼好的人選**嗎?"

聽靈帝發問,眾人都知道靈帝這是在做表麵文章,真的挑一個能力出眾,堪當重任的清官,如何能給靈帝一大筆的錢財,因此眾人也都默不作聲,心道如今比的不是能力,而是看誰的家裏有錢,隻要肯花錢,便是個飯桶,也能把幽州刺史的職位買到手裏。

這時袁槐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臣舉薦一人擔任幽州刺史之職。"

靈帝看到袁槐出頭,於是急忙問道:"袁大人所舉何人?快快說來聽聽。"

袁槐道:"臣是舉賢不避親,臣要舉薦的,便是臣的侄子,如今的廷尉袁紹。"

眾人一聽是他的侄子袁紹,倒也確實有些才能,而老劉聽了之後,終於明白袁槐為什麼會陷害自己了,他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讓袁紹從自己的手中把幽州刺史的位子奪過去,一旦他的目的達到了,將來袁紹便可以手握幽州的軍政大權,而袁槐在朝中位高權重,他們叔侄配合起來,這大漢的天下將來不是就成了他們袁家的了,所以老劉看了何進一眼,而何進也正好在看老劉,看來他現在也明白了,袁槐的真正目的,便是要把幽州刺史的大權搶到自己的手中。

這時,右車騎將軍朱儁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臣保舉京兆尹楊彪,楊大人不僅學識過人,能力出眾,且深得其父楊賜大人言傳身教,必可勝任幽州刺史之職。"

一看有人出來競爭,而且舉薦的是原來的太尉楊賜之子楊彪,老劉暗自高興,他也知道,將來靈帝肯定不會是按照大臣們所保舉之人的能力來決定誰去幽州任職,最後的關鍵還是看誰能出得起錢,楊賜家中雖然也有些積蓄,但是肯定抵不過袁家,因此老劉打定主意,一旦到了最後兩家比拚財力的時候,那自己就要解囊相助了,楊家世代忠良,能讓楊彪前去幽州擔任刺史,總比讓野心勃勃的袁紹去了要好。

接著其他大臣又有舉薦曹*的,也有舉薦袁術的,結果半天的時間過去了,朝堂上互不相讓的眾人炒成了一鍋粥,靈帝看這樣下去一時半會兒也得不出什麼結果,於是便宣布退朝,明天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