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清看老劉神神秘秘的翻東西,估計他又要搞什麼新花樣了,好奇心起,非要跟著老劉便把她也帶上了,紅昌是小孩心性好奇心更重,於是也蹦蹦跳跳的跟在二人身後,來到花園之中
刺史府的後花園很大,足有七八畝地,土質很好,由於已經到了春天,上麵已經被府中的花匠種了一些花草。
估計自己的這些種子,今年有兩三畝地也就夠了,而紅薯是要先育苗的,便把花匠叫來,把靠牆的那塊地方先整理出來,這裏太陽曬不到,做育苗非常合適,同時考慮到紅薯和馬鈴薯不要離得太近了,否則授粉亂了,不知會結出什麼怪胎來,便在東南側辟出一畝地來,作為馬鈴薯的種植區;靠近紅薯育苗
區的西北角,也留出一畝地,將來好種紅薯;最後在花園中間選出了一畝地,用來種玉米。
讓那些花匠把這幾塊土地平整好,然後施好底肥,那些花匠沒想到,刺史大人對種莊稼還挺內行,便按著老劉的要求,開始先平整玉米和馬鈴薯的種植區,同時先施好底肥。
看到老劉是帶著下人種田,紅昌沒有了興趣,拉著芷清和她一起回去,芷清知道老劉這麼做,必有深意,於是打發紅昌先回去找姐姐玩去,自己則留下沒走,一定要看出個究竟來。
等這邊土地都弄的差不多了,管家也帶著找來的兩個種田好手來了,一個是一位種了一輩子田的老農,一位是善於種莊稼的中年農夫,聽說是刺史大人有召,還要帶上工具,二人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忙一人拎著一把鋤頭,跟著管家來到了後花園中。
育種還要用到酒精,自己現在沒有,老劉便讓管家去飯堂之中,取一壇度數最高的河北老白*來,同時去廚房拿把尖刀過來。
老劉打開袋子,把那幾種東西都倒在地上,看著那些紅薯和馬鈴薯,也算是見識過各種農作物的兩位農夫,都不知道麵前的這些東西是什麼?還有那一小袋的玉米粒,更是他們從未見過的,他們如此,芷清也是一樣,三人都用疑惑的目光看著老劉。
老劉先把那袋玉米粒拿到手中,對他們道:"這種東西叫玉米,生長期大概在一百二十天左右,我們現在種下去,到八月份就可以收獲,畝產至少可以達到一千五百斤左右。"
那時在北方普遍種植的是小麥、穀子和高粱,畝產最高的小麥大概是二百多斤,而穀子和高粱的產量也就是一百斤出頭,現在他們聽老劉說,他手中的這種作物,畝產能達到一千五百斤,那不是比原來種麥子增加了七倍,比種穀子和高粱增加了十幾倍嗎,要是有了這種作物,整個大漢的糧食每年不就會增加多少倍嗎。
看他們都驚呆了,老劉又拿起紅薯,對他們說道:"這種東西叫紅薯,也是四月份種下去,隻是它的種植要麻煩一些,必須先進行育苗,然後再把育出的苗種下去才行,到八月底成熟,畝產能達到兩千斤。"
芷清看老劉神神秘秘的翻東西,估計他又要搞什麼新花樣了,好奇心起,非要跟著老劉便把她也帶上了,紅昌是小孩心性好奇心更重,於是也蹦蹦跳跳的跟在二人身後,來到花園之中
刺史府的後花園很大,足有七八畝地,土質很好,由於已經到了春天,上麵已經被府中的花匠種了一些花草。
估計自己的這些種子,今年有兩三畝地也就夠了,而紅薯是要先育苗的,便把花匠叫來,把靠牆的那塊地方先整理出來,這裏太陽曬不到,做育苗非常合適,同時考慮到紅薯和馬鈴薯不要離得太近了,否則授粉亂了,不知會結出什麼怪胎來,便在東南側辟出一畝地來,作為馬鈴薯的種植區;靠近紅薯育苗
區的西北角,也留出一畝地,將來好種紅薯;最後在花園中間選出了一畝地,用來種玉米。
讓那些花匠把這幾塊土地平整好,然後施好底肥,那些花匠沒想到,刺史大人對種莊稼還挺內行,便按著老劉的要求,開始先平整玉米和馬鈴薯的種植區,同時先施好底肥。
看到老劉是帶著下人種田,紅昌沒有了興趣,拉著芷清和她一起回去,芷清知道老劉這麼做,必有深意,於是打發紅昌先回去找姐姐玩去,自己則留下沒走,一定要看出個究竟來。
等這邊土地都弄的差不多了,管家也帶著找來的兩個種田好手來了,一個是一位種了一輩子田的老農,一位是善於種莊稼的中年農夫,聽說是刺史大人有召,還要帶上工具,二人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忙一人拎著一把鋤頭,跟著管家來到了後花園中。
育種還要用到酒精,自己現在沒有,老劉便讓管家去飯堂之中,取一壇度數最高的河北老白*來,同時去廚房拿把尖刀過來。
老劉打開袋子,把那幾種東西都倒在地上,看著那些紅薯和馬鈴薯,也算是見識過各種農作物的兩位農夫,都不知道麵前的這些東西是什麼?還有那一小袋的玉米粒,更是他們從未見過的,他們如此,芷清也是一樣,三人都用疑惑的目光看著老劉。
老劉先把那袋玉米粒拿到手中,對他們道:"這種東西叫玉米,生長期大概在一百二十天左右,我們現在種下去,到八月份就可以收獲,畝產至少可以達到一千五百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