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背負兩牛未自知(1 / 1)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九月,寒露初過,殘紅西歸。

大風起,落霞去。秋意濃重,映染人間盡紅妝。

放眼遠去,一目千裏,田間小農惜時,貪得涼意播麥種。

笨鳥戀舊林,盤在林中圍樹轉。炊煙適時村中起,汪汪,幾聲犬吠繞村旋。

這便是大漢帝國幽州,涿縣樓桑村所見的傍晚間。

樓桑村位於幽州涿郡郡北,北邊便快與燕山接壤,大片的農田點綴在幽州大地上,接受著華北平原帶來的恩賜。

周遭不是桑木綠植,便是良田菜蔬,方圓數十裏者莫不如是,土地平曠,阡陌交通,房屋儼然,一條官道從中過,溝通南北天地間,端的是個好居所。

樓桑村中,一株如同車攆傘蓋的大桑樹立在中央,輻射開去便是村裏左鄰右舍的茅屋土牆。

而這大樹樓桑下,正好給黃發垂髫們一個納涼好居所。

村中族老劉元起今日心情甚好,原本坐在大樹下,邊納著涼,與旁鄰聊話家常,卻見一‘惡女’進村來,心情頓時跌宕,開口子曰:“你說你,女子家家學人背劍做遊俠,此番又去兩年,知道回來了?

而今近十月許,你家勞力不迭,隻有你母一人操持家務,麥種還沒播完,辛苦萬分,你卻不思在家幫襯,四處遊蕩!

早知不讓德然於縣中為你開具路引,如今已愈四年婚期,縣裏又催你去嫁,老夫可是幫你墊付了兩年冤枉錢。

明日老夫托媒人說相,早晚找人收了你這樓桑惡女。”

什麼?按律十六歲需婚嫁,違者一年罰600錢的漢朝,還有拒絕婚嫁的女子?誰那麼大膽?

且看!

隻見此女,約摸雙十年華,身長近八尺,一頭銀發如雪下,齊發劉海梳短髻,秀眉高挑,鳳眼明眸含冷意,皓齒朱唇賽紅妝。

淺綠和灰行者妝,背負烏黑重鐵劍,腰掛環手刀、紫金玲,左提齊手長棍,右牽黃花厚膘馬,立在樹蔭之下,傾耳以請叔父罵,口中不言,左腳也不老實,踏著草履踢泥灰。

劉元起說了許多,卻沒聽回應,見了她背上的大劍便來氣,徑直伸手去取,嘴裏還不住念叨:“這樣子像什麼話,兩頭牛被你背在身上,拿來吧你。”

這可不是笑話,大漢一劍當抵3500錢,約等同一頭牛,刀次些,也可換2000來錢的牛犢,這侄女不正是背了兩頭牛在身上麼?

沒想到這侄女也是光棍,見他此番動作,自取了刀劍,然後一拋!

劉元起見勢去接,哪成想刀劍沉重,他一個趔趄差點摔倒,頗為狼狽。

左近鄉鄰都是熟人,默默看著不語,卻是笑而無語!

這侄女見勢大笑,便道:“嘿,叔父你這喜歡管閑事的性格咋還沒變,以前俺阿兄同德然阿兄去洛陽尋盧公讀書你也資助數千,現在一年不嫁才需給縣中六百小錢就不願意了?

行嘞,我劉白月自己來!”

說著她在身上的兜裏摸來摸去,最後從一個袖裏的錢袋裏抓出一大把散亂的五銖錢,順帶還有一塊厚實的柿子金餅,上前就是往劉元起手上一放,道:“我連媒人錢都給恁了,煩恁找個耐打些的漢子,不然耐不住打的話,我二十芳齡的拳頭怕是無處發利市去。”

原來這女子便是叫劉白月,卻不知道為何她這麼拽呢?

現下不知緣故,不過這一舉動,霎時把劉元起氣得胡須亂串,他將那錢往懷裏一揣,然後一個上前就去揪名喚劉白月這女子的耳朵。

“啊呀,你是要氣死老夫麼,老夫是要你錢麼?值拿這醃臢物來堵我,且走,去你家去,今日正好你兄長兩位好友蘇雙與張世平也在,當著麵,讓你阿父阿母教訓一下,不然樓桑村日後還不被你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