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畔,樂聲起處,祥霞爍繞,瑞霧盤旋,正是群仙在此小聚,有張、葛、薩、許四大天師,有福祿壽三星,更有上洞八仙,及十餘位散仙。
金鍾玉磬,鳳管鸞簫聲中,張天師飲罷盞內瓊漿,對眾仙言道:“諸位可知下界近來飛升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天君說的莫不是那位不願在天庭任職,一意逍遙的劉小餘,劉道友麼?”赤腳大仙手搖蒲扇,笑道。
“正是!”
張天師手捋須髯,義興遄飛,“劉道友不僅道術精深,有奪天地造化之能,鬼神不測之機,為人更是光風霽月,古道熱腸,飛升以來,先平靖海幽蘭王,又滅無極血尊,兩年前,更是在這天河上,鎮壓域外邪魔······”
“什麼!”
呂純陽失聲驚呼,“三者為禍天界多年,縱是李天王、顯聖真君數次征剿,亦是铩羽而歸,不知這位劉道友有何通天手段?我八友近年來閉關悟道,對其人不甚了解,還請諸位詳細道來。”
眾仙你一言我一語,說的人熱血沸騰,聽的人如癡如醉,不覺已是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韓湘子如夢方醒,拍案而起,“這個劉小餘,好生叫人佩服,不知他居於何處,貧道定要前去,與他結交一番······”
話音未落,隻聽一聲朗笑隨著陣陣水波傳來,“上仙一聲傳喚,小餘無不立至,何敢煩勞玉趾親往!”
眾仙循聲望去,隻見浩蕩天河之上,萬丈洪濤之中,一道人影乘波踏浪而來,須臾已至近前,此人麵如三秋古月,頜下三綹長須,手執浮塵,背負寶劍,饒是青衫白襪的尋常裝束,仍難掩那股中正之氣,出塵之姿。
推讓一番,群仙重新落座,劉小餘執意居於末席,張天師等人知他素來謙遜恭謹,也便由他。
正自觥籌交錯,相談甚歡之際,忽聞通明殿方向鼓聲大作,恍如天塌地陷一般,半空中凝現金戈鐵馬,殺伐之象。
“不好,此間必有大事發生,我等快去!”
群仙紛紛駕起雲頭,趕往通明殿。
行至半途,太白金星迎麵而來,顧不上與眾仙寒暄,劈手將劉小餘扯住,滿麵怒容道:“好你個劉小餘,天上尋你不見,地下找你不著,迫不得已玉帝命人敲響這聚將鼓,還不快隨我去!”
張天師不知內情,生恐劉小餘出現差池,忙道:“金星莫急,莫急,還是請先道明原委不遲。”
眾仙紛紛附和。
“再不急,就真不用急哩!”金星頓足捶胸,“也不知從哪裏冒出一隻內蘊鴻蒙紫氣的大妖,已在南天門外攪鬧多時······”
“既如此,為何不去請李天王、顯聖真君,反來尋找劉道友?”流雲散人驚異道。
“早請過了,可二仙統帥十萬天兵天將,也不是那孽畜一合之敵,故而玉帝命我上三十三天,入兜率宮,向老君請教降妖之法,老君言說這天上地下,能降伏此妖者,唯劉小餘一人爾!”
“這······”
眾仙呼吸一滯,這位劉道友雖則屢建奇功,卻十分謙遜,從不在人前顯聖,修為究竟多深,誰也不知,麵對如此大妖,他當真能力挽狂瀾麼?
“諸位,除魔衛道,我輩中人義不容辭,小餘先行一步!”
言罷,劉小餘雙手同時掐訣,一道清氣自泥丸宮中飄出,將周身包裹,倏然不見。
“這是哪門子道法?”呂純陽環視群仙。
群仙默然,這般道術,漫說是見,聽也未曾聽過!
“原來先前劉道友與我等並行,是在顧全我等顏麵!”無果天君歎道。
四位天師心意相通,目光交接,不需言語,已知彼此心事,張天師道:“各位請自便,我四人且去為劉道友擂鼓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