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長國的西北邊境,有一座大山,名叫鴆盤山。
其高幾千仞,方圓占地不知多少裏。
這山的名字來曆早已經不可考,就連當地最老的土著也說不上來,隻知道傳說中,這山裏有神仙,可是卻從來沒人見到過。
山上終年積雪,高處鳥獸難至,更別說人的蹤跡。
緊挨著鴆盤山下,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村子,燒鍋裏村。
村裏住著不過五十餘戶的人家,大約二百左右的人口。
因為這個村裏的人,大多都是從小就在這山邊上長大,對這山有著莫名的尊敬和恐懼,除了偶爾去山邊上打些柴火,基本都不會進山。
除了這個外來戶吳來。
吳來是一個小男孩兒,在他的記憶中,自己今年應該是十三歲,但這得是他那個瘋瘋癲癲的媽媽,沒把他的年齡記錯。
自打他記事起,他就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甚至就連做夢都沒夢到過。
據他那個基本保持瘋癲狀態的媽媽,有一次短暫清醒的時候抱著他說,他的爸爸生前是一個大將軍,曾經在戰場上指揮過千軍萬馬。
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但是在與敵對國的戰鬥中沒有為國捐軀,卻被自己國內的競爭對手給暗害了。
而吳來作為他爸爸的唯一後代,自然是人家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對象。
後來由於他的媽媽拚了命,再加上機緣巧合之下,才把他給救了出來,隨後又立即抱著他遠遁千裏,跑到這最偏遠的山區,燒鍋裏村來避難。
可惜的是,他媽媽在救他的時候,受了重傷,雖然服用了珍貴的藥物,但是跑到了這燒鍋裏村時,卻也已是油盡燈枯。
按他媽媽的說法是,她原本是要帶著他穿越這座鴆盤山,去山的另一麵,尋找一個隱世的高人。
無奈她的傷勢太重,走到這裏不但再無餘力前行,更是連維持清醒的狀態都成問題,隻得停留在了這裏。
好在這村裏民風淳樸,大家對這孤兒寡母很是可憐,平時對他娘倆也是多加照顧,才使得他們倆沒有餓死。
但是他媽媽的傷勢實在太重,又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就在去年夏天的一個雨夜,終於熬不住了。
她抓著吳來的手,一臉不舍的看著他,張嘴囁嚅著好似有話要說。
吳來把耳朵貼到媽媽的嘴邊,勉強聽到她斷斷續續的聲音:
“枕邊猴……猴”。
吳來有點懵,這屋裏有什麼東西,自己一清二楚,哪裏有什麼猴子?
可是還沒等他問,他媽媽的眼神就在吳來的疑惑中,慢慢地沒有了神采。
於是,吳來終於還是成為了孤兒。
自那以後,吳來就經常一個人在山裏麵拾柴火撿山珍,拿回去跟別人換一點吃穿用度。
今天一大早,吳來又進了山裏拾柴火。
以他現在的年紀,體力本就不足以支持砍柴,再加上經常性的吃不飽,營養跟不上,想靠砍柴討生活更是奢望。
所以,拾柴的時候,他大多的都是拾取一些枯掉的樹幹,更多的精力他都用在尋找和采摘山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