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讓我們把時間交給我們的老朋友,來自中國的青年才俊竇聿教授為大家帶來精彩的演講。
竇聿教授畢業於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整形美容專業,師從整形美容大師海倫娜教授,相信大家都在近年來的各類美容外科的論文中已經對竇聿教授有了各種了解,就不需要我做更多的介紹了。”主持人笑容滿麵的退場。
在熱烈的掌聲中,一張俊朗的亞洲麵孔登上了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全球大會的演講台。
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是國際上最具權威的美容外科醫師協會,是美容外科領域的世界領導者,他們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球大會,這次的主辦地是德國的柏林。
竇聿,男,35歲,年紀輕輕的他,能獲得如此的成就,不隻是他師出名門,更多的是來自他對專業的極致、嚴謹的追求。
28歲博士畢業後回國,短短七年時間,完成了接近4000台手術,填補了國內外美容整形的多項空白,這也讓他近年名聲蜚聲海外。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裏和各位同道相聚在美麗的柏林。”竇聿微笑著道:“柏林對於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城市。
十一年前,我在歐洲的第一次旅行,便是和我的學長,法國波爾多醫院的熱拉爾教授,我的學妹,柏林大學的安德莉亞教授從斯德哥爾摩出發乘飛機到慕尼黑,然後一直開車來到了柏林。”
竇聿向同樣來到現場的學長熱拉爾和安德莉亞點頭示意。
“不管是無憂宮,柏林大教堂還是菩提樹下大街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竇聿的一段開場白,一下拉近了自己和周圍同行的距離。竇聿頓了頓,繼續道: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麵部整形美容技術發展的曆程回顧和趨勢探討》。
作為一個整形美容的從業者,我們一直在追求美,探索美,但是回到一個基礎的問題,什麼是美?什麼是審美?
從哲學上來說,美,是本體的純在,又是先驗的觀念,也就是說,美,既存在於造物的客體中,又存在於造物的主體中,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成其為美。
隻有主體用關於美的,先驗的觀念去審視客體形態的時候,才會發現美,體驗到美,才會在心理上產生美感,這個過程,就是審美。
但是,審美風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具有差異性,地域性,曆史性等特點。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悠久文明的曆史,特別是在對女性的審美方麵,能夠清晰的分析出審美的變遷。
從上古時候的健壯,自然之美,到春秋戰國的素樸之美,唐代的豐碩之美,宋代到清代的陰柔病態之美,再到上世紀中期到現在的女性覺醒解放、形體趨於健康發展的曆程,這也是今天我想與同行探討的主題,我們東方人的審美趨勢的變化帶給我們整形美容醫生的思考。”
一場三十分鍾的演講,竇聿結合中國文化侃侃而談,將整個主題講得精彩紛呈。
其實大家所不知道的是,竇聿本來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父親從小也是想讓他接替自己的衣缽,不料竇聿從小便對中醫並不感冒,無奈之下,父母隻能任由竇聿自行發展。
天資聰慧的竇聿在國內讀完醫學本科後,又考取了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整形美容專業的碩士,最後一直到取得博士學位。
竇聿走下演講台,這時,助理小王已經急匆匆的走了過來,拿著日程表對竇聿道:“竇教授,剛才劉老師打電話來說,後天那台蘇丹副總統女兒的手術已經基本準備就緒了,術前設計結果總統和夫人相當滿意,就等您回去主刀了。”竇聿點了點頭。
小王繼續道:“蘇小姐那台手術的設計方案上也和她溝通過了,她剛才打電話了,她現在還在東京,等戲一拍完,馬上就回國來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