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月初的太陽,就像所有月初的太陽一樣酷熱。讓人喘不過氣來。我頂著能把皮膚燙傷的灼熱線匆匆走地鐵站。地鐵站裏,所有需要工作和學習的人,都用追趕某種對自己來說極其要的東一樣追趕著三分鍾甚至分鍾一班的地鐵。而我不一樣,唯一值得我快步行走的有那月天裏能曬死人的毒辣太陽,是過一分鍾就表著我遲到的該死的晦氣地鐵(然而我卻從未遇見過如巧合的事)。
我對地鐵站裏的人感興趣,他們大多像泥塑木雕一樣,眼神呆滯,麵無表,好像他們已經夠且隨時準備給自己買一副棺材一樣,介於我對他們的這種法,我稱他們為“木偶”,我自認為十分切合實際的叫法,要讀仔細觀察身邊的何一個人,包括自己的時候,便會發現,其實我們身邊大多都是“木偶”,不排除我自己。我們處於一個不可的界當中。為界不可,首是因為考人生價值的問在我們生中占比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我們大多數人一天裏分之二三十甚至四十的時間用於睡覺,剩下的時間用於學習和工作,當然還有手機。我們沒空去考,使我們去考,我們也無法摸透,因為束縛著我們的是生,少有人可以拋棄生,去追精神界的認;其是我們可悲的短暫人生,人生有一,如米蘭·昆德拉在文中寫:“能一,就和本沒有過一樣。”生的初彩排,就是生本身,我們的生何其短暫,這龐大的界的每一個細枝末節,我們又如何去完全了,我們能像玩偶一樣,麵對著這個不可的界,呆傻地其拖著走。
這仍然不是我說的點。點,也就是我迷惑且又感興趣的東是,所謂的一些“木偶”青年,不僅無法全麵認界,而且還是以一種固定的,偏見的姿態麵對這個界,他們用自己僅有的一些識,大肆炫耀,不是為了讓人他們所要分享的識,而是為了讓人白自己是有多博學多才,他們不去理會人的見,眼中有完的自己,容不下半點人的眼。我在這裏說,那些青年狂不羈的“木偶”們(包括我自己),全都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