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見過世子殿下(1 / 2)

“黃楊扁擔麼軟溜溜呀,挑一挑白米下柳州喂,姐呀姐呀,下柳州呀!……。”

連綿起伏,雲霧繚繞的半山腰上,一個穿著灰色道袍的年輕道士,哼著小曲,倒騎壯碩毛驢,醇厚中略顯慵懶的吟唱聲,回蕩在各山之間。

這裏是西涼微山。

驢子是錦州特產的長命先生——廣靈驢。

不光命長,而且做成驢肉火燒的話,味道鮮美,肉質細嫩。

至於道士,則是個手捧《玉女心經》翹著二郎腿,倒騎毛驢的牛鼻子小道。

當《玉女心經》看到關鍵部分,本來用來緩解內心緊張的民間歌謠,道士也不唱了。

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書中打架的兩人兒,口中還不忘默念:“無量天尊,小道不過是感悟人體之奧妙,你要罰就罰贈書之人!切莫怪在小道頭上。”

這一切都緣起於六年前,太上玄機門,來了一個俊美的小娃娃。

這廝作惡多端,拔了年輕道士辛辛苦苦培育的靈藥,吃了他數月煉成的丹藥,還一把火燒了他的道房。

或許是看他蹲在地上哭的實在是不像樣子,小娃娃嫌惡的看了他一眼,丟下一本薄薄的黃皮書籍,拍拍屁股,揚長而去。

堂堂太上玄機門,第三十二代天師的關門弟子,豈會如此輕易的就將這事翻頁!

不得不說這書是真的好看!

看了六年了,這本書的內容他早已經熟記於心,每一個動作都了如指掌,就差實地檢驗一番修煉成果了。

書脊不知道被磨爛了多少次,是他晚上趁小師弟睡著,打著油燈一針一線縫上的,耗費了不少心血。

“此功法,妙不可言!看完讓人神清氣爽,為之一震,萬不能讓師弟門知道,尤其是師傅他老人家。”年輕道士在心中暗暗計較,熟練的將簿冊揣回懷裏,神情自若,正氣凜然。

抬頭望了望至上雲霄的微山,年輕道士再一次哼起來家鄉的歌謠,心情愉悅。

可惜這次下山沒有碰見劉家那小子,不然非得讓他賠自己靈草、丹藥,沒有七八本秘籍,這事沒得商量,道士不免有些遺憾的想到。

《玉女心經》固然不錯,可看多了還是會有些厭倦的,現在看來還是他手裏那本《大黃庭經》吸引人。

說起來,這年輕道士長的還不賴,眉清目秀,漆黑的眸子宛如古井深潭,鼻梁高挺,一襲灰色道袍隨輕風飄動,騎著毛驢,大有仙風道骨之感。

年輕道士隨手扯下路邊的一根青草,叼在嘴裏,拍了拍屁股下那隻慢悠悠的毛驢,朗聲道:“我聽說,山下鄭屠夫還會殺驢。”

毛驢耷拉著的耳朵一豎,狂奔上山,坐在驢背上的年輕道士,四平八穩,不受顛婆山路的影響。

這麼多年了,廣靈驢跟在這時時刻刻都想吃驢肉的牛鼻子道士身邊,多少開了些靈智,不善人言,聆聽人言。

小路兩旁的青草離離,蔚藍色的天空有白雲點綴,一路上不時有下山拜訪的香客,看見了這倒騎毛驢的年輕道士,皆是忍俊不禁,其中還有個小道童混雜在人群中。

“來,來,你過來,對就是你,別以為混在人群裏我就看不見你。”年輕道士朝躲在人群裏的小道士,招了招手,小道士不敢違抗,低著頭快步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