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字博生,魯人也。生於秦川,幼不思學,鄉民見而避之。李廷善武,年十二,棒殺嘉山之虎,為鄉人頌。秦川令聞之,招為府兵將,多有戰功。因不通文法誤事,功不抵過,卸甲歸鄉。
後師陽泉居士,陽泉者,秦川之名士也,善文史經注,哲思道理。學五年,乃傾盡陽泉之所能,曰:“善,今雖欲言而無可授者也,當離去。”博生去。
時翊魯交戰,匪患叢生,從沙江起彙入瀟河,更甚虎患。乃請匠陳氏鑄三尺兵,以镔鐵製,又置布甲,長槊,馬匹,延江而戰。七日長槊揮斷,戰馬力竭,持劍步戰三十裏,匪皆膽裂,百姓稱其俠氣。
複招之,官至秦川司馬。三戰三勝,退翊兵與瀟河界外,乃重定國界穀城山,改年號太和,封昭武大將軍,居晉陽大將軍府,時年方二十。
太和七年,聞靜曲關外有妖邪出,死傷者千數,人力無用。夜有仙人入夢,乃掛印封官,仗劍北去,沿途皆有丁甲相隨,匡正法典。至蚩內宿州港,仍為人所道。羽山城下有鄉民立碑讚之曰:“千古俠風之大者,濟世博生昭武大將軍。”
北入浮玉山見仙人,號崔公,曰:“神禦於精而成於物,物之最靈唯其人也。身者乃神化之本,廓然衝乎宇宙之外,出乎天地之間。”乃演大道,方知世有真仙者也。
得授靈寶真陽經,又獨以三尺為本,和山下劍法之大成,山上劍訣之大洞,著洞玄金玉集。雖異於乘奔禦風,施霧駕雲,有劍氣浩然,飛馳千裏之功。又采定幽之石,堂庭之玉,鑄煌煌之劍,因成劍與峰頂,乃號雲中。
既已得道,遂南下靜曲,斬大妖三千餘,世所廣傳,稱劍仙祖。
有詩證曰:“羽城山下有靈碑,一劍光寒氣自威。今朝證得仙玉骨,靜曲關外戰鼓擂。”
又證曰:“褪去凡心真應道,得來大洞入上清。金玉集中傳真法,劍道師祖號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