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山是人族對妖魔疆域的統稱。
從人族有記錄開始,那裏就是一片神秘恐怖之地。
沒人知道十萬大山究竟有多大,也沒人知道那裏頭究竟藏著多少種妖魔巨獸。
在人族涉足靈寶大道之前,妖獸幾乎就是恐怖的代名詞。
麵對恐怖,人們逃避還來不及,又怎麼會主動前去探究呢。
但在景元之後,人族有了靈級甚至道級的法寶後,這個情況就有了改變了。
現在的人族不光有能力請教驅逐某些區域內零散的妖魔,更是能夠糾集小隊,前往十方大山進行探索,收集妖魔的情報。
也正是因為這個舉措,人們漸漸發現,原來妖魔也同普通的野獸一樣,有習性、有族群、有階級,相互之間也會相互獵殺。
而十萬大山中,也不全是恐怖的地方,雖說越是靠近中心地帶,妖魔的數量便會越密,階級便會越高,但其中也有不少可以稱得上安全的區域。
漸漸的,人族不滿足於探秘,開始想要征服十萬大山了。
禦魔關,便是人族對十萬大山的一個嚐試。
這座橫亙在十萬大山門戶處的雄關,不禁阻擋了陸行妖魔對邊城的衝擊,更是將人族的勢力範圍,生生嵌在妖魔的屬地。
人族也從被動防承受魔襲擊,變成了主動防禦,將秋日魔潮的主要戰場集中在十萬大山的門戶,最大程度保護了後方的人族。
隻是,隨著這種保護時間慢慢變長,人的認知也會逐漸模糊。
就好像到了現在,邊城中很多人都會錯誤的認為,禦魔關隻是為了抵禦秋日魔潮而建立的。
卻不知道,邊城能夠這樣平靜安寧,素日見不到一隻妖魔,全是因為那座橫在十萬大山前的門戶。
關隘下,是無數妖魔的屍體,血腥之氣讓清晨的關口漂浮著紅霧。
在這難以見人的紅霧中,人們還能聽到那種頭皮發麻的咀嚼聲。
這是很多有食腐習性的妖魔,在一場戰鬥後,會來到關下吞噬其他妖獸的肢體。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關上的人是不管這些食腐妖魔的,甚至覺得這些妖魔是在幫他們清理戰場。
後來才發現,這些有著食腐特性的妖魔,成長速度快的嚇人。
隻需要吞噬幾具強大的妖魔屍體,這些妖魔就不再是弱小的妖魔了。
而當妖魔不再弱小以後,他們的食譜也就變寬了,開始將關上的人當做食物。
在吃了一兩次這樣的虧後,禦魔關上的戰士們也學得精了。
每次擊殺妖魔後,都會留下不少數量的弓手,目的就是為了射殺這群食腐妖魔。
所以當蘇恒泉踏上禦魔關後,看到的就是十數把懸浮半空的弓型法器,不斷向著關下的紅霧中崩弦。
各種兩色的能量箭支沒入紅霧,都能聽到一聲妖魔的嘶嚎。
那聲音像極了嬰兒的啼哭,卻帶著股說不出的怨毒,聽得人心中極度不適。
但關隘上掐著法訣控製著法器的弓手們,卻好像根本聽不到這種聲音一樣,表情平靜漠然。
尤其是在看到蘇恒泉後,甚至還能衝他微笑點頭。
蘇恒泉的心理素質就沒那麼好了,隻能以有些勉強的微笑回應。
禦魔關是座高聳的雄關,共有六層九丈高,通常情況下,像他這樣的輔助大師,會呆在第四層的中間區域。
但今日情況不一樣,禦魔關的守備希望他能夠站在頂層的塔樓。
“蘇先生,您可算來了!”
禦魔關的守備是蓋龍旗,身材雖不高大,隻到蘇恒泉胸口,但渾身筋肉虯纏,壯得連精鐵鎧甲都遮不住。
聲音粗得像打雷,老遠招呼一句,整座關上的人都能聽見。
蓋龍旗的腿雖然不長,但步頻極快,蹬蹬幾步就跑到蘇恒泉身邊,抓著手便將人往塔樓裏拽,一邊走還一邊道:“之前幾日都是開胃小菜,山中斥候已經探清了,今日就是魔潮第一波,到時候關中全部的鎧甲類型法寶全都會在頂層,以防有妖魔越關而過。”
“魔潮不必往常,遠程類的法寶器主全都要躲在下麵幾層的地方,視野有時照顧不到上麵,而光憑鎧甲直麵妖魔,凶險還是很大的,所以還請蘇先生一定要看顧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