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照妖鏡(1 / 2)

“印加,印加!”一群土著圍著柴草堆又唱又跳,嘴裏不時呼喊著整齊的號子;而在火堆上,則橫躺著蘇菲女士,她的手腳都被牢牢綁住,就連眼鏡也不知道掉落到哪裏。

不過聽到這些土著的呐喊聲之後,蘇菲倒是心頭狂喜:所謂的印加,就是首領或者王者的意思,所以西班牙殖民者來到南美,就用這個稱呼來指那個印加帝國及其居民。印加帝國坐落在安第斯山脈的狹長地帶,曾經擁有燦爛的文明,可是最終卻被殖民者顛覆。想不到啊,在亞馬孫雨林之中,還生活著他們的後裔。難道是戰亂之後,一路遷徙到這裏?

如果這個消息要是公布的話,肯定會震驚世界的,所以蘇菲才會顯得很興奮。她曾經醉心研究過印加帝國的“文字”,那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結繩記事,被稱為khipu——“奇普”。隻是因為資料太少,所以並沒有什麼研究成果。

但是如果這個部落真是印加帝國的後裔,那麼也應該繼續使用奇普記事,如果能過和他們溝通的話,肯定就能解開奇普的奧秘。

蘇菲女士沉浸在大發現的喜悅之中,以至於渾然忘卻,她馬上就要被架在火上烤了,估計很難和土著進行溝通。

在土著們的歡呼聲中,隻見從一個茅屋之中走出來一位小金人,他渾身都披掛著金燦燦的飾品,用黃金打造成的頭冠,做工精巧;袍子上麵也穿著一道道的金絲,點綴著色彩豔麗的羽毛,看上去熠熠生輝。手上持著一根高大的權杖,他顯然還是一個少年,對他來說,權杖顯得稍微有點重。

隨著少年的出場,場上的氣氛更加熱烈,人們的喊聲也更加整齊和嘹亮,他們在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王的敬意。

在少年印加王的身後,還跟著一位大祭司,雖然部落發展到今天,隻剩下了幾百人,但是部落中的傳統並沒有丟棄,這仍舊是一個奴隸製性質的微型王國,國王和祭祀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大祭司也穿著一身金袍,他帶領人們向偉大的太陽神祈禱,印加古國崇尚太陽,他們的最高統治者國王,也就是太陽之子。

自從祖先從富饒的安第斯山脈被迫搬遷到環境險惡的熱帶雨林之後,王國中就又增加了一則信條:那就是對於一切外來的闖入者,都要處以火刑。用部落裏流傳的話來說,就是讓太陽般的火焰焚毀罪惡。

在他們看來,所有的外來者都是罪惡的源頭,這種認知雖然有些偏激,但卻是經曆過血的教訓之後才總結出來的。幾百年前,當歐洲殖民者闖入這片富饒的土地,就是打著和平與友誼的幌子,但是最終的結果呢,金錢才是他們赤裸裸的追求!

所以,可憐的蘇菲女士,就成了這則信條的第一個犧牲品——因為再此之前,還沒有外人能夠來到這個殘存的昔日帝國。

這一代的太陽之子卡帕克三世覺得手上的權杖越來越沉重,正如他此刻的心情。看著狂熱的臣民,少年卻隱隱有些不忍:一個活生生的人,為什麼一定要燒死呢?

少年就是少年,人性中的善良,依然在他的頭腦中占據主導地位;雖然一代代口耳相傳,他也知道當年那些外來者所犯下的罪惡,但還是不想看到這種殘忍的場麵出現在他的眼前。

“大祭司,可以饒恕這個外來者的罪惡嗎?”印加王最終還是忍不住向祭司求情。因為他現在還沒有成年,所以本來就身份超然的大祭司,權利就更重。

“印加,外來者是我們苦難的源頭。”大祭司雖然對卡帕克三世恭恭敬敬,但是他的態度卻十分堅決。作為掌管著王國曆史傳承的大祭司,曾經的苦難實在令人刻骨銘心。

當啷一聲,卡帕克三世手中的權杖終於掌控不住,砸落地上。他稚嫩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然後走向自己的王宮——那座比周圍的茅草屋顯得稍微華麗一些的茅草屋。曾幾何時,他的祖先創建了偉大的黃金國度,甚至建造了傳說中的黃金城,但是他這個後人,卻隻能住在無比簡陋的茅屋之中,印加帝國昔日的輝煌,真的還能再現嗎?

在深深的思索中,少年走進了自己的王宮,讓他感覺到十分意外的是,屋子裏麵不知道什麼多出一個人,那是一個明眸皓齒的小姑娘,年歲和他相仿,此刻正笑吟吟地望著他,那雙大大的眼睛格外明亮,也格外叫他安心。

從這個小姑娘的服飾打扮上,卡帕克三世一眼就瞧出她並不屬於這個部落,顯然也是一位外來者。於是,卡帕克從震驚轉為驚恐,他幾步衝到小蝦米身前,拉起她白蓮藕一般的手臂,想要找個地方將她藏起來。可是茅屋之中,隻有幾樣簡陋的陳設,哪裏有藏人的地方?

小蝦米一路尾隨著來到這裏,雖然她也聽不懂對方的語言,但是卻還是隱隱感覺到了這裏和曾經的印加帝國或許有所關聯,她並沒有貿然發動攻擊,解救蘇菲,因為再強大的武力,也無法征服心中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