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博走後,祝公遠心中有些震驚,如此家教之人,隻是宴府的奴才,他並非沒有見識之人,連個奴才都如此的氣度不凡,主人又是何種風采。
“爹爹,爹爹,你在想什麼,這麼出神?”女孩容貌姣好拉著他的手搖晃道。
“怎麼了英台?”祝公遠把女兒抱到腿上,最小的女兒他自然非常疼愛。
“爹爹明天帶我去看廟會,好不好?”祝英台天真的問道。
“明天爹爹有客人要接待,是住在對門宴公子,下次再去廟會好不好?”
祝英台很是懂事,知道爹爹有事要忙,就乖乖聽話,不過因為不能去廟會,心裏對於新搬來的鄰居很是不爽。
宴舒利用透視眼觀察祝家,祝公遠氣質極佳,能送祝英台去杭州求學,在現在這時代算是非常開明了,不難看出他應該是希望祝英台幸福的。
對於那些把祝公遠描寫成反派,阻止祝英台與梁山伯在一起,嫌貧愛富,逼著祝英台嫁給馬文才,可以說是非常沒有道理。
如果他迂腐,何必讓英台去杭州求學,現然是不認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這個說話,教育理念非常新穎。
就是這樣一個人,怎麼會突然逼著祝英台,非要她嫁給馬文才,而且時間一拖就是四年,直到梁山伯上京趕考,考取功名成了縣令,祝英台都還沒有嫁人。
祝英台和梁山伯一生都在錯過,蕭然必然會讓這些陰差陽錯全都改正,不過他現在如何去想,都不會明白,多了他這個意外。
注定他不可能得到祝英台。
第二天登門拜訪,宴舒準備了點心和各種禮物,祝公遠有八個兒子,這也是祝英台九妹的由來,他準備了筆墨紙硯還有許多書籍,給女子的禮物買的各種翡翠珠寶。
在現在時代,書籍是非常貴重的禮物,門閥世家把持各種書籍孤本,平民百姓根本沒有學習的書籍的,祝家上兩代曾為朝廷效力,有過幾本書籍都是被當做傳家之寶供著。
家人經常提及父輩之事,征戰沙場,逐鹿中原,年紀還幼的祝英台生出了上戰場殺敵的心願,不過因為祝英台年幼,隻能打消了巾幗英雄的夢。
於是祝英台退而求其次,想要上學讀書,心中非常傾慕才女班昭和蔡琰之流,不過家中沒有什麼典籍,朱家莊附近更沒有什麼有名的老師。
最後踏上了去往杭州會稽城,到崇綺書院拜師入學之路,直到母親病重,祝英台才不得不回到祝家莊。
如今的祝英台來10歲,離家去讀書還有幾年時間。
“祝員外久仰大名,在下宴舒,前不久搬到祝家莊,特來拜訪。”宴舒微微點頭,讓閻良生地上拜禮。
祝公遠心裏很是佩服,大家族出來的少爺就是不一樣,如此年紀便彬彬有禮,真是讓人驚歎。
“宴少爺不必如此多禮,互為鄰居,本應互幫互助,切莫客氣,進來坐吧。”祝公遠笑容很是真誠,心中尤為讚歎。
宴舒跟著祝公遠走進祝府,從他身後突然冒出一個頭,仔細一瞧,是個嬌美婉約的妹子。
“這是小女祝英台,快見過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