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預測、展望與政策建議(1 / 2)

(三)加快人口城市化與擴大消費總需求

計劃生育工作之所以被稱作“天下第一難”,難就難在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生育率卻要下降到較低水平,二者之間存在明顯“反差”。然而將社會分成城鄉考察,情形有很大不同:雖然城市生育率低許多,但是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相對水平更高一些1農村生育率高一些,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相對水平更低一些。城鄉比較,農村“反差”更大,城市“反差”小得多,而一些大中城市“反差”已接近消失。落後的“二元經濟”是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質置的真正困難所在。加快人口城市化進程,是降低生育率和穩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提高人口素質,擴大社會總需求的重要方略。

(四)把握人口老齡化進程與完善養老保障體係

預測表明,假設生育率穩定在現有較低水平,2010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上升到12.2%,年齡中位數將提高到34.5歲,處於老齡化前期;其後20年為加深階段,2030年可達到當今世界的最高水平,那時的較高水平;2040—2050年達到峰值階段,屆時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可達29.7%,年齡中位數升至43.7歲,雖然稍低於發達國家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居於最高水平。立足於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方麵要恰當估量老齡化對勞動力供給、社會負擔、儲蓄、投資、消費、倫理、文化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另一方麵要未雨綢繆,解決好老齡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實行可靠的老年社會保障,特別是經濟保障和健康保障。

(五)加強婦女、兒童保護力度

由於中國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城市與農村之間、地區之間發展水平還很不平衡,以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婦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參與社會發展的程度還不夠高;法律上關於男女平等的規定還沒有完全落實;社會上歧視婦女的現象仍然存在;貧困地區婦女的生活狀況還有待改善;農村兒童的疾病發生率還較高,某些貧困地區的兒童營養狀況還低於正常標準;一些邊遠和貧困地區學校教學條件困難,中小學生的失學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國家在較短的時間內還難以籌集到更多的經費,充分滿足保護殘疾兒童的實際需要,等等。因此,不斷改善中國婦女、兒童的狀況,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仍然是中國政府麵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經濟的發展,經濟實力的增強,社會的進步,是更好地解決婦女和兒童問題的前提和先決條件。要不斷製定和完善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的法律法規,采取各種政策措施提高婦女和兒童的受教育與健康水平,創造有利於婦女和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從各個方麵為婦女、兒童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三)加快人口城市化與擴大消費總需求

計劃生育工作之所以被稱作“天下第一難”,難就難在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生育率卻要下降到較低水平,二者之間存在明顯“反差”。然而將社會分成城鄉考察,情形有很大不同:雖然城市生育率低許多,但是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相對水平更高一些1農村生育率高一些,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相對水平更低一些。城鄉比較,農村“反差”更大,城市“反差”小得多,而一些大中城市“反差”已接近消失。落後的“二元經濟”是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質置的真正困難所在。加快人口城市化進程,是降低生育率和穩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提高人口素質,擴大社會總需求的重要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