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研究先秦曆史文化,以及為中華民族形成奠定基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春秋學術上的‘百家爭鳴’,因為缺少資料借鑒,很多地方靠推測,那一段曆史、文化、思想非常模糊。
這讓很多研究先秦曆史文化的文人非常遺憾。
而有了這些典籍,通過拾缺補遺,可以清晰地將先秦的曆史、文化、軍事、農業、人物等方麵展現在大家麵前,對於研究中華文明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所以,這些典籍,非常的珍貴,無法用價值來衡量。
陳銳清點了一下,一共有數百冊。
內容包羅萬象,對研究先秦的文化、曆史、軍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比如說,司馬遷《史記》中記載了一段,李斯建議,‘史書隻保留秦國史書,其他國家的史書都焚毀;《詩經》、《書經》及諸子百家之書隻有博士官可以保留,民間的都限期交出燒毀;醫藥、卜筮、農業之書民間可以保留;想學法律的人以官吏為師。’
在焚書坑儒被燒毀的六國史書,在珠子中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此外,還有在先秦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的詩歌,散文,楚辭等等。
這些文獻有的流傳至今,有的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陳銳相信這幾百卷書,任何一卷拿到外麵,都能引起中國文化界,曆史界,文物界等各界的震動。
如果幾百卷全部拿出來,引起的轟動陳銳幾乎不敢想象了。
對於這些先秦典籍,陳銳珍而視之。
但對於剩下幾卷竹簡,已經不能用珍而視之來形容了。
居然是幾篇修仙法門。
對於修仙,古代野史上記載得多,比如,‘王樵遇仙觀棋,’‘彭祖長年八百,綿壽永世”、“非壽終也、非死明誌。”,“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乘坐蜃樓入海求仙。”等等。”
特別是在先秦以及秦漢時期,這類修仙的傳說多得數不甚數,甚至在先秦、秦漢,以及曆朝曆代的正史中記載有‘方士’這一種人。
方士即方術之士。古代自稱能訪仙煉丹以求長生不老的人。
比如說,《史記·秦始皇本紀》:“方士欲煉以求奇藥。”
《素問·五髒別論》:“餘聞方士或以腦髓為髒,或以腸胃為髒,或以為腑。”
胡天雄《素問補識》:“方術之士,好以長生不死之術以說人君,蓋古代神仙家之流,秦之徐福,漢之辛垣平、李少君皆是。”
陳銳本以為這些隻是傳說,當成一個有趣的故事,聽一聽,笑一笑就罷了。
可是今天發生的一切,珠子,空間,先秦典籍,以及記載修仙法門的竹簡,讓陳銳改變了以前的想法。
世上真有修仙者,雖不說像傳說中那樣壽與天齊,與日月同輝。
但也不可小視,竹簡中有記載,一入修仙門,無病無災,活到一百多歲輕輕鬆鬆,修練到最高層次,像彭祖一樣‘長壽八百,綿延永世’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