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白犼驚魂】 【051】-假墓-(1 / 2)

【卷1:白犼驚魂】 【051】-假墓-

想到這裏,我又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我記得以前看《明朝那些事兒》時裏麵就提到過,王陽明病逝在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的一艘船上,那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江西省大餘縣,而之後王陽明被葬在了紹興蘭亭鎮往南的鮮蝦山麓一帶,這裏是遵化,他的墓怎麼可能在這裏?

我沒敢直接問她,畢竟自己現在處於被動,如果被她發現其實我根本就什麼都不知道的話,她很可能不會再對我透露任何信息。

於是我裝出一副什麼都知道的樣子,又開始跟她東拉西扯了起來,又聊了幾句之後,我算是大概知道了這山裏到底是藏著什麼秘密……

原來,一切都跟王陽明晚年被貶有關。

王陽明此人雖然一生極賦傳奇,甚至幾次率兵出師拯救大明朝於水深火熱之中,但縱觀其一生,仕途卻頗為不順,不單幾次被貶職陷害,按照馮璐的說法,其晚年時更被朝廷裏的一些小人忌憚,意欲除之,更捏造罪名為王陽明捏造了一頂謀朝篡位的帽子,隨後,才有了王陽明與賊王山的一番機緣……

王陽明生平最後一次被貶時遠走異鄉上任的途中,遭小人買凶加害,隨後雖然幸免於難,但加深了王陽明對朝廷黑暗的不滿與感慨,因此才假造病重消息,並於之後不久詐死,潛藏入深山之內精研佛道奧妙以及各類學術,而王陽明所詐死隱居的地點,就是現今的賊王山山脈之中,當年舊名“龍蕩山”。

隨後不久,王陽明感覺到自己將不久於世,於是借尋龍點穴之術在龍蕩山發覺了一條龍脈,並開辟禿龍溝建造了一處墓穴,並親自提名“假墓”。

之所以取名假墓,是因為此時的他雖然尚在人間,但卻早已詐死,更已經入土於紹興蘭亭鎮,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墓穴自然也隻能有一處,故此取名“假墓”,但卻又留下了兩句話,至今在一些明朝野史中還有記載——

“真穴藏假屍,假墓隱真龍。”

王陽明仙逝之後,唯一在山中陪伴其終老的兩名忠心奴仆將王陽明一生所學所著以及諸多世間鮮有人知的無價典卷藏入墓穴,並因為王陽明生前執念未能全心報國心生愧疚,因此遵從王陽明遺囑,在墓穴之外一處王陽明生前隱居的石室內留下一處碑文,上書“天誘其衷,賊人王陽明山中殞命”幾個大字,之後碑文風化損壞,其中幾個字也就成為了後來賊王山三個字的出處,而三塊碑文被發現時又並非是在同處,而是分別現世於賊王山脈的三個山頭上,以雞冠山為龍首、三山正好按照風水排位標記出當年王陽明探出龍脈的頭、中、尾,因此賊王山從此就成了世人對整條山脈的稱呼。

而後王陽明的兩名奴仆結伴下山,從此再無任何蹤跡,王陽明“假墓”的傳聞也就在今後數百年的時光中被人漸漸淡忘,直到後來抗日戰爭時期,一支類似於漢末摸金校尉的國軍隊伍入住深山,塵封已久的“假墓”才再度浮出水麵。

不過,沒等那隻國軍隊伍破解機關打開“假墓”的真正入口、帶走藏在墓穴中的無價之寶,國民政府就已經倒台了,無奈之下,軍隊高官隻能將數年中繪製的各種圖紙和資料全部焚毀,並在最終被解放軍殲滅之前,將隊伍因為某種原因而機緣得到的另一件東西藏在了建築在假墓附近的一處隱蔽倉庫裏……

說到這裏時馮璐告訴我,我們今晚想抓的那隻幹屍,正是因為和國軍藏在山裏的東西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才被稱之為一把“鑰匙”,因為通過它,就可以找到國軍秘密建造的倉庫,而找到了那座倉庫,也就等於大致確定了長久以來從未被人發現的王明陽“假墓”的所在地點……

聽她說完我一臉的震驚,的確,如果山裏真埋藏著明朝大儒王陽明的一生所學所著的話,那就真應了張洋帆上山之前說過的一句話,山裏的東西是無價的,因為它的價值超過了已經出土的所有文物冥器,這全因王陽明的資深造詣而起。

任何的古董文物都是有形的器具物體,有形就會有價,這是必然的。

但按照馮璐剛剛的說法,王明陽“假墓”裏的東西可以說是無價的,拋開記載思想觀和其一生所述的卷宗已經都成為了古物之外,王明陽在思想以及各種學術方麵留下的學說見解,甚至說諸多王明陽窮一生探索而來的佛道妙法、玄學認知,恐怕才是整個假墓裏最不可思議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