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南方寶地 第111章:九陽之體(2 / 2)

瘋狂的社會再次詮釋了神棍的偉大之處,當朱晨逸稍微顯露點極為平常的法術,立即令本來猶豫不決的婦人,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再次進入屋子後,婦人的表情變得恭敬無比,甚至連那個孩童眼光中都閃動著異樣的光芒。朱晨逸笑了笑,沒有說話。伸手將孩子掛在脖頸處的萬年鎖取了下來,而這時,一個令他料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當萬年鎖從孩子脖頸處滑落後,在孩子的身上爆發出一道令人為之側目的黃色光芒,這光芒如同黃金一般,璀璨奪目。不過,這個光芒普通人是看不到的,如果不是朱晨逸得到先祖的秘訣,功力大增,他也不可能發現的。

“大哥,你……?”

見朱晨逸目露驚異之色,張小花連忙出聲詢問。而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朱晨逸擺手打斷,接著就見朱晨逸目光炯炯的盯著孩童,口中道:“大嫂,孩子我已經幫你救回來了。你是不是該兌現你的承諾了?”

朱晨逸這話一出口,婦人臉色驟變,但一想起了先前自己的承諾,再加上剛剛見識了朱晨逸的手段。揣測不安的看了他一眼,操著顫抖的嗓音,道:“請先生提要求吧,隻要小婦人能夠做到,一定答應。”

婦人的聲音中帶著些許的不安和忐忑,可這個擔心沒過多久,就轉為愕然。因為朱晨逸的一句話令她呆立當場:“讓這孩子跟我修道三年!”

“什麼?大哥你要收這孩子為徒?”

當朱晨逸的話剛說完,張小花驚訝的尖叫了出來,她做夢也沒有想到大哥朱晨逸,居然要領這個孩子走上修道的旅途,更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病的快死的孩子,居然會有修道的潛質。

相對於張小花的震驚,婦人也好不到哪裏。她曾猜想過朱晨逸無數個要求,可做夢也沒有想到居然是要兒子跟著他修道。對於婦人來說,這個結果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兒子自從康複,拜的名師,成為神仙一般的人物。憂的是從此母子分離,相隔兩地。

婦人憂心忡忡的樣子,被朱晨逸盡收眼底,他立即明白婦人心中所想。微微一笑,正欲勸說幾句,而站立在一旁的孩童卻是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口中喊道:“請先生收我為徒!”言罷,附身三叩。

孩子的突然襲擊,不但驚呆了他的母親,甚至連朱晨逸都始料未及。在道家來說,收徒也好,修道也罷,講究的是緣分。即便朱晨逸是一個憤世嫉俗之人,但古訓禮法,依舊是一絲不苟的遵守。

道門弟子,視出家為第二次投胎,這時拜的師傅,如同再生父親,這也是“一日為師眾生為父”的由來。朱晨逸雖然屬於火居道士(可成婚生子),但不代表隨意會收徒弟,他說隨其修道三年有兩個意思,一是,三年後幫助其主陣。二是,按照古訓收徒的方法,對其品行,考察三年。

更何況還有一點,令朱晨逸遲疑不定。那就是佛教中常說的不二法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修道者一聲隻能拜一個師傅,隻能修行一個法門,不能隨意更換修行的方式,否則到最後可能會一事無成。

在發現孩子身上有黃光,他就徹底絕了收徒的想法。因為根據常識來講,道佛兩家,以及各派弟子,通過修煉,身上會散發出一種耗光,這種光線普通人是看不到的。一般分為黃、紅、白、青、黑五種顏色。佛家呈紅色和黃色,道家呈白色,妖邪和降頭師呈現青色和黑色

像孩子身上散發出的黃光,朱晨逸猜測有三種情況:一是大能轉世,二是佛門中人,三是世間的王者。

這三種情況,無論是那一種,朱晨逸都不敢擅自收其為徒。因為道家講究正統傳承法脈,特別是他們這一脈,收徒之時,必須要經師傅開壇上祈上界並上表入道疏文,才算真正的得到祖師爺的承認。

孩童見朱晨逸沉默不語,以為是誠心不夠,當即再次磕頭,口中道:“求師傅收下弟子!”

孩子苦苦哀求的聲音,落在婦人的耳中,令她當即也跪了下來。這兩人一跪,連小丫頭張小花也隨之相勸了起來。朱晨逸見此,無奈的搖搖頭道:“我不能收你為徒……”這話一出口,現場的人臉色驟變,而孩童卻是嚎啕大哭了起來。朱晨逸見此大感頭疼,連忙將下麵的話說了出來:“但是你可以跟我修道三年,如果品行俱佳,我為你另尋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