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橫在西方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是過去那個時代和當下這個時代我們無盡的思考。這一思考,是如此地清晰,卻又是如此地模糊。清晰,是因為在這兩者之間,邏輯呈現給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能看得見的,甚至是摸得著的;模糊,是因為在這兩者之間,曆史留給我們的,是如此之多的細節,又是如此地糾纏不清。
我的導師徐大同教授一直對我的學業給予不遺餘力的支持,常常記起,心下感動。對於那些一直給予我鼓勵和支持的我的家人、學界同行,乃至我的學生,在此致以謝意。本書寫作,起源於參加徐大同先生跨世紀之作《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的寫作,對這一成果的內容亦多有參考。回想起來,書雖甚小,但曆時十多年,零零散散地寫的一些東西慢慢積累起來。雖然還是不甚滿意,但幾經思慮,最終決定把它拿出來見人。不當之處,博方家一笑。
在《西方的沒落》一書中,斯賓格勒曾把西方文明的發展比作四季。用心把玩,常覺意趣盎然。偶有所得,私下發覺,現代西方民主的發展過程中的否定之否定,現代政治思想的轉換不也正是經曆了春、夏、秋這樣一個發生、發展、成熟的曆程嗎?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西方近代政治的萌動、革命政治的噪動以及對民主政治的反動這三個階段,更有感於《易經》乾卦中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的變卦,更歎因緣際會、生生不息的物換星移。
四十年時光荏苒,不覺已入而立之年。如果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發展的這樣一個由傳統到現代的曆史真的可以比作歲月的春華秋實,那麼人的一生呢?
佟德誌
己醜歲首
耶魯大學麥克米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