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機甲世界大戰 第五十章 陣地的構建(上)(2 / 2)

在有所應對的情況下,生體機甲的飛彈組織和粒子炮組織在近距離一對一時沒有任何機會完全打開。

這裏的部隊都很有作戰經驗,他們寧可拚著挨四足機甲刺上兩下,也要第一時間將飛彈組織與粒子炮組織給毀了。畢竟刺兩下不一定會刺死駕駛員,開啟近戰係統後還可以通過高周波武器把對方暫時固定住,可是在這種距離一旦被它們放出所有飛彈,以每台機甲兩百到四百枚計算,整個部隊都要遭殃,生體粒子武器就更別說了,除了有近戰套裝的盾牌擋住正麵外,一旦中標沒其他辦法能活下來。

因此,偷襲的效果說不得太好,加上之前雷雲將所有持有電磁類武器的機甲部署在陣型中間,有很多生體機甲甚至都沒來得及刺到最近的一台,就被帶有巨大動能的電磁彈頭給擊中,運氣好的直接被擊穿薄弱處還能動動,運氣不好的就直接從衝刺狀態被打到倒翻出去,然後被一通集火。

雷雲起身後,也不幹別的,就抓著倒地生體機甲一個個捅過去,總之隻要是粒子武器組織和生體飛彈組織的裝甲還未打開的,都紮穿來用等離子切割機把裏麵攪爛。

意外的是,在幹完一圈後,竟然都沒等到第二波飛彈來襲。

“那兩台炮又打它了嗎?”雷雲開口詢問。

“好像是的,它的傾斜角度似乎和落地時不太一樣。”總有人會在忙不贏的時候還能注意到某些細節。

“那我們快點吧,它們的彈藥也不太夠用。”他一邊說著,一邊在夥伴的幫助下重新掛起相位盾組件。

之前見到的兩台組合式電磁輔力炮,幫忙攜帶了那種巨大磚頭形狀彈夾的機甲似乎總共就四台,根據彈頭的大小推測,總共也隻有二十到三十二發炮彈,平均兩發癱瘓一台登陸艦都不夠把這個方麵的全做掉,此時還為了掩護雷雲等人再次攻擊了已經墜落的。

此時剩下還能動的機甲仍然有五十三台,隻是其中有近十台機甲的胸口正麵有坑,若是再被打擊同一部位,裏麵的駕駛員難逃一死。為了保證作戰效能,在推進的過程中雷雲重新調整了隊形,讓七台具有強化護甲的D&N支援型機甲穿插分散在外圍,並與幾台胸口受傷的交換武器,改用光束型,彈藥箱的更替也在行動中完成。

又遭到了一點零散的地麵和地下襲擊後,他們保持著五十台的數量以低姿態來到距離登陸艦僅有三百米的位置,終於能在沙塵中以機甲本身的雷達“看”清楚情況。

“迫擊炮覆蓋攻擊登陸艦懸空側麵。導彈攻擊底部與地麵夾角內任意點,最好能製造更濃的沙塵。”雷雲做出指令。

K係機甲因為體型較小的關係除了電磁類武器,並不太適合攜帶實彈,不過迫擊炮組件和導彈箱組件一樣仍然有很多人會選用,它們的好處是必要時可以無視引擎壓力進行火力爆發,打光了也可以直接丟掉減輕負擔,丟掉後就能在戰場上撿一些壞機甲的背部組件用用。

剩餘的五十台機甲裏,有五台機甲有迫擊炮和導彈,少是少了點,但是登陸艦的防禦力跟泰坦還是有不小差距的,解除掉側麵可能存在的剩餘防禦火力還是能做到的,即便解除不掉,也能借著機會看看他們還有哪些東西要對付,比如外星人的地麵輔助自走火力平台啥的。

一堆小型導彈和迫擊炮炮彈飛出去,馬上傳來了遠處的爆炸聲。

“被攔截率8%,無法確認是否破壞攔截體。”有人開始報告。

“被攔截率22%,以摧毀攔截體。”

接下來幾個使用迫擊炮和導彈組件的都報告了成果。

情況不錯,似乎那兩門組合炮把這台登陸艦伺候的不錯,以五台機甲的火力密度,最高22%的攔截率可以說已經沒在攔截,頂多是幾台輔助機器人或一門防禦炮在工作,若不是陷阱差不多能宣告占領陣地了。

當然雷雲並不願意冒不必要的風險,所以還有後續行動。

“空戰裝機甲準備,你們先去隊尾,等隊伍前進到一百米距離時從懸空側麵攻入,注意飛行時的接近角度不要被頂部火力打了。”

使用空戰裝的機甲數量遠比導彈、迫擊炮多,因為能用空戰裝的機甲大部分都有相位盾,這些機甲的引擎功率更大能用更強的武器,剩下的機甲裏有空戰裝的多達十九台,占掉近四成,之前由於它們的體型稍大都在隊伍的內圈,幾乎沒什麼損失。

開始行動後,雷雲用精神通訊和法蒂瑪交代一聲:“法蒂瑪,讓哈蒂婭直接用神戰士投影破壞掉你認為值得破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