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所說的,是最近才練好的一招,按照厲害的說法,也許應該叫合體技吧——雖然兩人根本不會有任何接觸。
現在還沒到需要人工作戰的地步,此事就暫且不提。
處在K05團隊的特種機甲保護下,他們這些通用型的立刻就輕鬆了很多,基本上有啥事兒都交給自動係統就可以了,最多也就是幫忙快速清理掉從地下意圖偷襲的大蟲。
其他基地裏多多少少也有幾台NS-X還活著,加入進保護行列後在K05團隊的指導下啟動了相同頻段,讓橫向範圍有了不少的擴展,如此一來,後排的機甲也有了更多的空間幫些小忙。
定頻聲波導致的沙塵集結具有不錯的實體,現場的情況用於提前引爆生體飛彈不成問題。其實就算沒有沙塵形成的護罩,生體飛彈也難以在突破聲波武器覆蓋範圍後還能保持引爆能力。
除了為了專門對付生體武器開發的NS-X,K05的團隊中最閃亮的就屬之前見過的防空專用機甲了,每台機甲帶著十多門光束防空炮,隻是六七台站在那,來自空中的襲擊就不存在漏網之魚。
“側麵防守炮已確認破壞,所有人立刻接……”指揮部不知道從哪裏知道防守炮已經被破壞,趕緊的就對戰士們開催,可是話說了一半就出問題了。
“不用理會之前的命令!登陸艦和戰機出來了,以保持戰力為優先,有能力的隊伍可以自行接近。”同一個頻道,卻是另一個聲音,看來指揮部也是亂的很。
泰坦的子艦相對機甲們來說,其武器係統同樣是屬於艦載武器,功率、射程遠比機甲強的多,若說機甲在對付登陸艦時有什麼優勢,無疑是按照老套路,機甲在前麵攔截機甲和飛彈,後麵的陸戰隊作為主力以彈道優勢進行攻擊。問題是這狗X的沙漠中別說是阻礙艦炮直接射擊的建築物,地下那些玩意的存在導致陸戰隊甚至不敢大批量進來,隻能有零散幾輛高速車輛用於運送還能搶救一下的傷員或丟下一箱子彈藥趕緊跑。
更糟糕的是,幾秒鍾內,通過數據鏈在雷達中出現了近二十來艘子艦後,偵察機明顯是遭了殃,雷達中突然間就隻剩下來兩艘子艦和幾十架無人機!就這點顯示,都不知道是誰家的大功率雷達才能在這濃厚沙塵中翻出來的。
“我們有兩門炮可以勉強對付登陸艦,但是我們需要地麵安全,請大家幫忙趕快挖條深點的環形壕溝。”
K05的不知哪個隊長說話的時候,他們的機甲裏已經有幾台坐在了地上,突然間它們明顯較寬的肩炮炮口裏向前噴出一大堆扁扁的盤子狀物體,隨著盤子飛出去,雷達顯示區也隨之擴張。
大夥也都知道不管沙塵能持續到什麼時候,應付現在這種級別差太多的戰鬥,特種機甲的法子還是稍微多些。聽到有人發話,立刻就有不少機甲把主武器塞到背後彈出高周波劍開始挖沙。用機甲的手掌倒也不是不行,就是怕細沙太過深入後影響手掌的活動性,當然也有不怕出毛病的直接就空手上了,也有奇行種幹脆打開噴射器把沙子吹跑,反正沙子一離開地麵就會受到聲波武器影響自然飛出去,倒也不用擔心吹到壕溝其他位置。
有機甲開始挖戰壕,K05的部隊也開始布置他們所稱據說能對付登陸艦的炮。
剛才肯定還有人奇怪,能對付登陸艦的炮除了迫擊炮外,K係的機甲實在是背不動足夠大的實彈炮,結果武器一亮相,大夥才明白,原來是卻是一種組合式武器。
炮由三台機甲合成,其中兩台是較為重型的履帶式機甲,它們經過少量變形後,成為類似大口徑自走炮的東西,前麵一台的駕駛艙也被第三號拆下來塞到作為武器末端的機甲上,而第三號本身並不參與組合武器,卻是把腿部和手臂看起來十分臃腫的裝甲剝離後進行再組裝,幾秒後竟然成了一截八邊形截麵長度足有六米以上的炮管!這還沒完,三號機背後有個略扁的箱子裝物體也被拆下來,直接插入兩台機甲的組合部位,竟然TM是個巨大的彈夾!
看到這幫特種機甲,雷雲第一個想法就是“威震天”!
一看炮管形狀大家就明白了,它也是屬於電磁類武器,而且在三台機甲分別提供了各個部位後,總體長度超過十六米的的炮管,以電磁武器而言,隻要不自己解體絕對不會比登陸艦所載的艦炮弱,這幫家夥顯然早就預備好用機甲和登陸艦正麵開幹的!
組合武器組裝的時候,挖地的機甲也挖出來幾隻大蟲,產生了一點損失。不過好消息是因為有雷雲這種陰險家夥在,環形壕溝所包圍的區域內卻是暫時能確保沒有大蟲的,除非它們除了鑽沙,還能鑽岩層。